数字经济
环境全力做极致 产业聚焦做“数字”
杭州日报 |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1307
摘要:

新时代下,余杭直面竞争,挑战自我,又瞄准了更新的目标:环境全力做极致,产业聚焦做“数字”,余杭力求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构筑先发优势,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

  “到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力争突破2600亿,占GDP比重达到75%以上。”12月1日,余杭召开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动员大会,打出《余杭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意见》《余杭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基金》《余杭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方案》三大“实招”,推出了60条151项具体举措。

  新时代下,余杭直面竞争,挑战自我,又瞄准了更新的目标:环境全力做极致,产业聚焦做“数字”,余杭力求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构筑先发优势,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

  大项目纷至沓来,余杭有优势、更有信心

  “阿里云牵头联合浙江中控、之江实验室共同打造了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工业数字化服务的‘淘宝网’。”在本次动员大会上,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应用示范区与余杭签约落地,阿里云战略拓展部副总经理吴金海说,“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与余杭区政府共同推动建设10个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等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工业物联网、工业APP运营、工业数据智能(ET工业大脑)等服务。”

  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落地,就是余杭以数字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好的实践证明。

  与阿里云一同签约余杭的,还有南湖达摩小镇、趣链区块链总部、杭汽轮燃气涡轮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伊芙丽新制造示范等项目。

  大项目纷至沓来,得益于余杭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双向发力。

  数字产业化方面,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2X”创新平台全面铺开,相关企业和人才团队在区块链、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生命科技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产品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已有创新成果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产业化应用。

  产业数字化方面,余杭相继出台智能工厂建设、网络化协同制造、“企业上云”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百千万”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提升优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老板电器、华立集团、伊芙丽等一大批企业在各自行业脱颖而出,形成了智能制造集群发展的“余杭模式”。

  今年前三季度,余杭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885.2亿元,增长21.2%,占GDP比重达57.2%,总量及增速位居全市首位;全区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总量达到330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以上企业88家、超百亿元企业5家。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每条措施都是“干货”

  本次动员会上,余杭正式发布了《余杭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意见》,主要在产业发展、创新创业、投资贸易、法治、人文生态、政务服务6大环境上下功夫,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对与会的民营企业而言,目标是振奋的,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余杭立说立行的态度和具体扎实的举措。

  “这次出台的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意见,我认为每条措施都是干货,且都能落地。”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说,民营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余杭就把对企业的援助落实到了措施上,让企业有获得感,以更加饱满的正能量应对挑战,实现转型升级,为余杭的经济作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发挥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杭州基地落户余杭优势,余杭专门设立了规模为20亿元的余杭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基金(凤凰基金),下设纾困子基金、并购子基金等多个板块,用于纾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和支持上市公司进行优质项目并购,鼓励余杭优质科创企业率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此外,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余杭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比如,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对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国际性展会摊位费给予全额补助等;加快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简化优化标准化,2018年底前确保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依托钉钉管理系统开通“亲清直通车”管理模块,构建政府服务企业“双向互通”的信息平台等,以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余杭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