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互联网江山,莫非BAT之土,此言一点都不虚。
这些年,移动互联网的火爆之势,催生了繁荣的共享经济。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一股新的互联网经济业态让各大巨头陷入混战,各自修建跑道,竞赛角逐。
当年,网约车汹涌来袭,各大战车抢滩登陆,滴滴凭借与快地的合并迅速在国内的移动出行市场站稳了脚步,之后更是通过补贴大战一路烧到霸主地位,最终更是把优步并购成为业内当之无愧的巨头。而滴滴能从群雄混战到一家独大,除了程维、柳青等团队的奋斗外,还有来自AT背后的资本力量的博弈结果。滴滴快的背后巨头分别是腾讯和阿里,二者通过战略投资打车软件,分别大力推动自己的移动支付,微信支付靠此一役成为和支付宝等量齐观的体量。
而历史总是会有惊人的相似。在滴滴之后,共享单车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摩拜和ofo两家巨头。作为继滴滴之后的又一大出行流量入口,也成为了支付宝(阿里)和微信(腾讯)的必争之地。
腾讯是最先进驻摩拜的,并形成了捆绑式的生态战略投资。2016年10月13日,腾讯参与摩拜单车的超过1亿美金的C轮融资;1月4日,腾讯、华平更是直接领投摩拜单车完成的新一轮2.1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融资。接下来就是小程序的问世,摩拜赫然在腾讯首发的首轮名单中,腾讯微信的巨大流量给了摩拜一个无与伦比的入口。腾讯对于摩拜的青睐,真是毫无保留。
反观阿里这边,主要是依靠支付宝的芝麻信用与共享单车推行的免押金来整合,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在众多的共享单车里面,摩拜率先与腾讯交好,阿里系自然要找一个旗鼓相当的来抗衡腾讯,于是有了2017年蚂蚁金服给ofo的战略投资,同时宣布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的用户可通过信用授权免押金使用小黄车的服务,推动行业走向“信用解锁”。之后ofo更是入驻支付宝,双方合作不断升级。
耐人寻味的是,这是ofo在投融资上第一次涉足阿里系资本。此前,ofo于B+、C、D轮获得滴滴融资,考虑到腾讯目前是滴滴的重要投资人与合作伙伴,外界往往认为ofo与腾讯存在一定关联。那为何阿里还会重金押注ofo呢?究竟原委,依然是支付之战。作为当前最为火热的新兴支付场景之一,共享单车已成为支付宝扩展线下场景的重要对象;由于摩拜由腾讯直接注资,投资ofo几乎是蚂蚁金服的唯一选择。
然而被资本所青睐的共享单车到了下半场后,却逐渐的被资本抛弃,长年的烧钱却没有让投资者看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在摩拜卖身美团之后,关于ofo的何去何从业内的讨论就没停过,但都被ofo所否认。而从近日传出消息,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创始人戴威变更成为了陈正江。此次法人易主,外界传闻是戴威开始“让贤”,但随后官方也积极辟谣,说只是程序变动,不影响戴威的实际掌舵。
不管是裁员还是缩减办公场地,甚至是如今的法人更换,一系列的信号都在预示着ofo逐渐走入僵局。而作为阿里和滴滴来看,都在等着ofo的进一步妥协,这种妥协来自于ofo自身的恶化,不仅是资金,还有组织架构。但客观来看,ofo应该支撑不了多久,因为阿里系的哈罗开始向其“招安”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哈啰出行正与ofo接洽,商谈收购事宜。知情人士称,根据双方洽谈的方案,哈啰出行(HelloBike)欲以1:5到1:2.5的折股比例并购ofo。如果顺利实现,哈啰将在“超过摩拜和ofo总和”的订单量基础上进一步增长,扩大其在共享单车市场的份额。而目前哈罗的第一大股东上海云鑫正式蚂蚁金服的全资子公司,此前上海云鑫的20亿增资就说明了阿里对哈罗的青睐,也从战略上开始放弃ofo。
哈罗主打三四线城市,正好是阿里移动支付“抢滩登陆”的增量市场,符合蚂蚁金服的推广需求。面对ofo深陷各种资金困局,股权复杂,持股比例在10%左右的阿里想要掌控ofo,阻力还是不小。而如若哈罗并购ofo成真,那哈罗将扩大在一线城市的布局,最终赶超摩拜,成为共享单车领域绝对优势品牌。
哈罗从农村包围城市,或许,这就是阿里一直在思考的棋局。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