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OLED、QLED电视进入发展快车道,仍需迈过三道砍
陆刃波 | 来源:陆刃波 浏览次数:773
摘要:

近两年,国内彩电市场竞争残酷,一方面市场容量增速放缓,全年销量徘徊在5000万台左右。

近两年,国内彩电市场竞争残酷,一方面市场容量增速放缓,全年销量徘徊在5000万台左右。另一方面,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新中产力量的崛起,高端彩电市场产品需求提升。为了在缓速增长的市场环境下攫利,高端彩电产品便成为各家电厂商纷纷发力的重点。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在高端技术领域的两大主角---OLED和QLED,从全球市场表现来看,OLED电视从2015年起,其在高端电视市场占有率就节节攀升,并且在去年首次冲破一半的占有率达到51.3%,预计今年会超过70%。但是在国内市场的推广中,并不算顺利。有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OLED电视在中国彩电市场的零售额渗透率为1.7%,不过这对比去年同期已经是翻倍的增长;2017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是0.8%,2016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是0.1%。

而QLED电视同样面临相似的窘境,虽然在高阶电视市场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整个市场的渗透率还很低。不仅如此,QLED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销量16万台,同比下滑18%,销售额下滑20%,表现欠佳。

高端产品缘何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轨迹?单纯是因为整体市场环境的不乐观吗?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造成高阶电视渗透率欠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消费者认知模糊。OLED和QLED仅一点之差,各自占据画质最高点,消费者仅凭目测很难分辨最佳。而击破这个盲点很简单,就是给消费者一个最权威的佐证,用客观事实说话更有力量。

其次,技术的高端卡位,低端姿态。以OLED电视技术为例,一经推出就凭借优秀的画质展现力,远超于一般的液晶电视。在市场推广和市场扩容中,部分品牌为了提升市场份额,采取的低价战略,以及低端营销行为,让OLED成为价格战的牺牲品。

再次,传统销售模式的桎梏。一成不变的传统销售模式显然不能满足高端产品的消费主张,只会让其沦为低价抢市场的牺牲品。如何利用“新零售”思路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甚至是打造高端产品专属营销模式,或许是开启高端产品增长点的金钥匙。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