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教育部:努力发展这三门大学专业,培养新型人才,支持行业进步
兴哥说 | 来源:兴哥说 浏览次数:1310
摘要:

学科的发展一直在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有些专业年年被教育部挂红牌,有些学科却被教育部大力扶持。

  学科的发展一直在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有些专业年年被教育部挂红牌,有些学科却被教育部大力扶持。大概在今年4月份左右,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表示,教育部在未来将推进“新工科”建设。

  那么新工科指的是什么呢?据小编了解,大概就是这几个专业。

  第一:机器人工程专业

  科幻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我们曾经只在电影里见过机器人,但却从未想过机器人会在有朝一日普及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也就是说,机器人的时代即将来临,相应的,机器人的运作需要大量的人才来进行操作、维修、审查,所以,机器人专业的前景不可估量。

  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毕业后主要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因为工作的内容具有高难度的操作性和专业性,所以月收入2万基本不是问题。

  第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2016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首次增加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共3所大学获批,即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中南大学;2017年3月,教育部又公布了第二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获批高校名单,共32所高校获批,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35所高校设有此专业。

  无论是从这个专业的设立速度上来看,还是从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方面来看,这个专业都显示出它的受重视程度和稀有性,因此,这样的专业在未来一定是具有潜力的专业,而且就目前而言,该专业的具体岗位含: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等,无论是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还是新兴的金融板块等,都急需此类人才!

  第三:物联网工程专业

  同样是因为网络以及共享的发展,此类专业也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在前两年,物联网就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此类专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对应的研发、应用等,所以对此专业感兴趣的学生首先要有不错的外语能力,不然如何阅读外文资料及国际交流。这是硬性条件,学得好必须要具备。

  总的来看,国家现在主要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发展,到2020年,我国会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