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洗尽铅华 创维30周年纪念S8A电视再现至臻至美
家电网 | 来源:家电网 浏览次数:1297
摘要:

从192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发明以来,电视注定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很少能有其他载体能像电视一样,能将悲欢离合,人生百态浓缩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

从192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发明以来,电视注定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很少能有其他载体能像电视一样,能将悲欢离合,人生百态浓缩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从黑白到彩色,从大块头的CRT到现在的OLED,从720P到4K甚至即将到来的8K,尽管电视的功能和外型都历经变化,但对于人们来说,电视仍然是那个充满了惊喜的潘多拉魔盒,有着一股莫名的魅力让人总忍不住想要打开它,或收获一份感动,或收获一份欢笑。

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发展,而本应作为时代弄潮儿的电视,却似乎遭遇了困境。在这个碎片化时代,相比于坐在客厅看电视,人们更宁愿在上下班等碎片时间拿着手机或者平板来打发时间,昔日的娱乐霸主似乎正逐渐失去自己的地位。据数据显示,彩电市场自2017年开始就一直经历着寒冬,2017年彩电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8.1%,尽管2018年上半年有所回暖,但电视发展所面临的前景依然严峻。出现这种窘境,除了环境因素外,很大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电视技术无法触动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自然而然消费者也没有消费的欲望。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发展迅猛的相对新兴事物来说,电视的发展显得平稳而迟缓。想要在滚滚地时代潮流中保持前进,对电视来说,产品升级,用新技术打开需求空间迫在眉睫。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想要在彩电市场甚至是整个家电市场突围而出,如何抓住消费者的痛点,电视的技术升级是关键。据数据显示,消费者最关注的是电视显示属性,其中风头正盛的OLED电视规模同比增长110.3%,集多种优点于一身的OLED电视也被誉为是未来电视的主流发展方向。立足行业30年,作为彩电行业领头羊的创维集团自然深谙这个道理。创维自2008年开始就开始布局OLED,并在2013年推出了中国首台的OLED电视,2015年成功量产4K OLED电视,2016年更是携手京东方发布了首台中国自主研发的OLED电视。至今三十年来,创维集团申请的专利数量已经高达6142件,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7年创维OLED电视的整体销量占中国市场OLED销售总量总比的46%,在中国OLED市场拥有绝对的占有率,是名副其实的中国OLED第一品牌。而在近日召开的“KING OF OLED TV”创维2018新品战略发布上,创维更是隆重推出了三款OLED电视新品S8A、S9A、W80,势要掀起新一轮的彩电技术革命。

和同时发布的S9A和W80相比,MAX OLED S8A作为创维三十周年纪念版电视,显得更有意义。S8A就像一座承前启后的里程碑,里面既凝结着创维三十载以来不变的至臻至美设计理念与持续求索的人文情怀,也寄托着对电视未来发展的期望。仿佛印证创维不忘初心的决心,S8A的外型设计也是回归原点:大道至简。包豪斯式极简设计,抛弃华丽浮躁的外表,简约之余又不失格调;几近无边的全面屏给予了画面最大的伸展空间;在极简设计理念和OLED屏天生纤薄的特性下,S8A机身只有惊人的4.7mm薄,再配以深空灰色的无螺钉背板,使得S8A仿佛与周边环境浑然天成,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视觉噪音”,只为给用户更佳的观影体验。

尽管外型使用了极简设计,但这并不影响S8A内在的超高性能。同样作为OLED电视家族的一员,像素控光技术可以独立控制画面的每个像素,强大的显示能力带来的是难以置信的局部细节层次感和画面的通透感,无论是在快速运动还是黑夜的场景中,细节都一览无遗。由于无需背光源,OLED屏还有防蓝光的效果,健康护眼;配置的魔音技术和DTS:X临境音技术,提供360度沉浸式包围体验,让观影者如同身临其境,同时体验视觉和听觉感官上的极致享受。S8A还适配了最新的小维AI,无需遥控器,在5m范围内即可全方位识别并满足用户的语音需求。

砥砺三十年,作为创维三十周年纪念版的MAX OLED S8A电视,不仅传承了创维一贯以来对电视的追求,还配置了顶级OLED屏,智能语音等种种行业最新科技,过去与未来在创维S8A上交织,即使对30周年的纪念,亦是对未来电视行业发展的展望。在电视急需产品升级,OLED电视即将成为下一代主流的当下,相信作为中国OLED第一品牌的创维一定会带领中国电视在时代潮流中奋勇前进,开创电视的新时代。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