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IDC发布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报告 网易云助推数字经济
互联网 |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199
摘要:

全球知名信息技术咨询公司IDC近日发布了《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印证了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来临的大趋势。

  全球知名信息技术咨询公司IDC近日发布了《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印证了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来临的大趋势。

  报告显示,近几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逐年增加,至2017年已经达到32.9%,规模达27.2万亿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美、德、英)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市场增速将近20%,已经超过上述发达国家。IDC在报告中预测,到2021年,全球至少50%的GDP将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数字技术将全面渗透各个行业,并实现跨界融合和创新。

  网易云坚定打造开源生态卡位企业级市场

  在数字经济的大趋势下,企业急需从传统IT平台向数字化转变,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网易云因此积极卡位布局,正式发布单集群可支持5000物理节点的“瀚海”私有云,以及完整的微服务解决方案“轻舟”,工业智能平台等最新产品,并联合浪潮推出首款云计算全栈一体机,希望通过开放技术帮助到企业转型,助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起飞。

  网易副总裁、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认为,顺应数字经济转型进阶为数字企业,第一步就是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即“上云”,但是企业上云必须考虑长远,要保证系统平滑演进、自主可控而不被云厂商锁死、以及有源源不断的生态人才,因此企业一定要选择开放的云,并且是基于开源技术,采用最主流的开放标准。

  此次网易云发布的“瀚海”私有云支持OpenStack等主流开源技术,单个集群可以支持5000个物理节点、3万台云主机。微服务解决方案“轻舟”整合了所有主流开源技术,支持DevOps,配备单个集群可支持3万节点、45万容器的容器云平台,允许企业轻松构建、治理和管控,是业界领先和完整的微服务解决方案。同时,网易云联合浪潮集团发布了首款云计算全栈一体机,融合浪潮在计算基础架构的技术与网易云的互联网级IT能力,为传统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为什么网易最坚定站在开源、开放这条路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开源开放基础技术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整的生态,有大量的技术公司、人才、高校、政府机构和用户的参与,相对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管理与运行等对标过去软件体系的每一个软件层面,都形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和参与者生态,这个市场的形态已经成熟并且可以规模化扩展。

  汪源表示,网易云是网易企业级业务(2B)的排头兵,云和大数据的市场空间非常大,而真正能让云和大数据产生价值的还是大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对于大企业上云来说,一定要选择能够支撑系统平滑演进,可以管好、用好、有大量人才的云,那么就必须选择开放的云,基于开源技术且满足主流开放标准的云。

  制造业成数字化重点行业网易云积极推动扶持战略

  IDC报告通过对六大重点行业的100家大型企业调研显示,依赖资源和行政推动力的行业,如政府机构和制造业,数字化程度仍然较低,超过50%的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尚处于单点试验和局部推广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数据显示,2017年制造业产值占中国GDP的29.3%。IDC认为,在全球制造业迈向新一轮发展的趋势下,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智能制造,成为当前中国制造行业的数字化重点。

  在制造企业数字化方面,网易云与万向集团合作了万向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万向集团投资的数字经济平台,围绕工业设计、工业制造、工业服务全流程,以万向42家制造企业、800余家供应链为企业基础,目前已经经过初期建设,在工业PaaS平台构建、生产过程监控、产线能耗分析等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在产线能耗分析上,万向通过把机床等设备接入云平台,采集能耗数据,结合产线机理模型,输出不同时间、不同设备和不同工况下的能耗情况,根据计算结果提出能耗优化策略。

  在政府行业方面,网易云以联合创新中心的形式与政府合作,网易联合创新中心是集技术、人才、市场和生态等于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依托网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资源,以及网易在游戏动漫、文化娱乐、在线教育、新消费等领域的互联网产品资源,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平台。网易联合创新中心已经在全国10个城市落地,包括了长春园区、合肥园区、淮南园区、嘉兴园区和海南园区等。

  汪源强调,推动数字化创新进程,要选择长期陪伴企业发展、能够掌控的平台,目前网易云已经服务了45万家企业,这些客户与合作伙伴都是看重网易云的开源方案和完整生态,网易云能够通过开放技术帮助到企业转型,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顺利完成转型和进阶。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