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壮大数字经济 发展电子政务 建设智慧城市 夯实基础保障
吉林日报 | 来源:吉林日报 浏览次数:1604
摘要:

四平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提出,推进数字化四平建设,奋力抢占新一轮振兴发展制高点,必须做好四项工作。

  一要壮大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融合步伐。实施数字农业创新工程,依托惠农通APP、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建立“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平台,推广中化农业MAP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模式,打造15个智能棚室园区,建设数字化棚室生产面积1900亩,以测土配方施肥手机应用系统等数字化平台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化施用、畜禽粪污发酵有机化处理,强化扶贫开发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功能完善、服务全面、监管有效、覆盖全局的数字化精准扶贫体系,促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强化工业数字化改造,鼓励企业提升生产环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控制水平,推动现代中药生产工艺与自动化、在线质量检测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紧密结合,促进食品产业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数字化协同升级。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化,开展“互联网+文化”行业准入、数据开放、市场监管等创新政策试点,探索建设“智慧景区”试点,为三产升级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活力。发展智能制造。制造业是四平市传统优势产业,换热器打入核电等高端领域,艾斯克家禽自动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君乐宝智能化水平业界顶尖,发展智能制造潜力巨大、前景无限。要依托巨元、维克斯、艾斯克等龙头企业,加快研发智能设备、建设智能工厂,扎实推进年产10万套商用车智能转向柱总成等项目,建立四平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加强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建设,推动智能制造层次跃升。壮大数字产业。强化电子商务产业园创业孵化、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功能,加快四平内陆港、万邦冷链物流、新农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智慧物流项目建设,谋划打造跨境电商平台,推进农村电商“万吨农产品上行”,年底实现78个社区电子商务全覆盖,争创全省社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二要发展电子政务,不断提升治理水平。打造“数字政府”。建立四平市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推行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综合运用增设自助设备、完善网上经办、推广掌上APP等举措,优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变革。促进信息共享。按照“整合是原则、孤网是例外”要求,推动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接入政务服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和应用。提升服务水平。实施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抓好政务信息资源数据采集、目录分类管理,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年底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50%。

  三要建设智慧城市,全面优化公共服务。全力打造智慧公安。以科技创新引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全时空、多维度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深度挖掘运用公安大数据,不断提升精确打击、快速反应、立体防控能力。全力打造智慧消防。建设智慧消防大数据平台,健全消防远程监测系统,强化消防设施运行动态智能掌控,为火灾风险研判、灭火救援指挥等提供信息支撑。全力打造智慧交通。建设交通运输综合监管指挥中心,着力构建覆盖全市车联网,优化交通引导、智能出行、出租车管理等交通信息服务,完善公交车一卡通系统,让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全力打造智慧医疗。构建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支撑体系,加快提升二级以上医院信息化水平,探索远程会诊、智慧处方、家庭医生等新模式,促进医疗服务“质变”飞跃。

  四要夯实基础保障,强化设施要素支撑。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光纤宽带网络扩大覆盖范围、持续提速升级,普遍达到百兆宽带接入能力。持续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加快行政村通宽带,提升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推动人才智力高端化。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文旅等领域,运用柔性引才等多种方式吸纳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同时充分发挥市属高校作用,聚焦产业需要和市场需求,加强数字化专业建设,大力培养数字化应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本土化,为振兴数字经济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推动政策保障多元化。积极争取省数字吉林建设财政专项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项目信贷支持力度,扶持数字经济领域具备潜力的企业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通过优先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指标等,确保数字化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畅通无阻。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化。加快构建数字安全保障体系,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强化关键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抓好网络信息安全机制、手段、平台建设,营造安全清朗网络信息环境。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