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上岗”
河南日报 |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次数:1517
摘要:

过去耗费一上午时间还不一定做完的眼科诊断,现在最快5分钟就能拿到结果,准确率在90%以上。

【健康-文字列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上岗”

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

过去耗费一上午时间还不一定做完的眼科诊断,现在最快5分钟就能拿到结果,准确率在90%以上。国际首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嵩岳”医生,目前已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省立眼科医院(省眼科研究所)“坐堂问诊”。依靠前沿科技的引领,我省300余万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极度缺乏医疗资源的窘境,有望得到一定程度改变。

云端急诊3.8秒出结果

7月4日,记者在省立眼科医院体验了一把“嵩岳”医生的问诊流程:门诊大夫询问了记者的姓名、手机号码等资料并输入电脑,然后给记者拍摄眼底影像;之后,记者走到门诊室外的机器人医生面前,输入手机号码或刷一下身份证,就可在它身上的大屏幕看到诊断结果,再打印成彩色报告……全程仅用了大约5分钟。

“医生收集上传患者个人信息和眼底照片资料后,只需3.8秒,云端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就可以得出结果。患者看到的机器人其实是一个信息终端,它可以为患者出示五个级别的诊断结果,并指导患者下一步就诊步骤,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诊断时间。”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雷博向记者揭开了这次快速诊断的“秘密”,“我们做过对比验证,一般三甲医院眼科医生的诊断正确率为80%左右,机器人医生不仅速度快,其诊断正确率也在90%以上。”

快而精准的诊断,得益于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雷博介绍,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我省先后启动了河南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影像与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建设。省人民医院金学民教授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北京致远慧图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努力,于2017年底联合研发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并进一步研发出首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这一成果可望帮助解决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眼科医生短缺和相应诊断技术不足的问题,对我省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省科技厅社发处处长张芳告诉记者。据了解,我省约有300余万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但仅有1400余位眼科医生,眼科医疗资源的缺乏,导致60%以上的患者从未进行过眼科检查。

“对大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但以往患者大都在视力严重下降时才来就医,常常导致不可逆的失明。”省立眼科医院副院长金学民说,这一现象在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尤为普遍,“这项新技术有望帮助我省大约180万名患者留住光明。”

“嵩岳”医生的问世,将大幅度提高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可及化和普惠化。“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最关键的早期诊断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普通医护人员经过培训均可胜任收集患者信息和影像资料等环节的工作,‘嵩岳’医生则解决了与患者的交互环节问题。”雷博介绍,这使利用互联网将该技术下沉至基层医院、社区和贫困地区成为可能。

新技术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过去患者到眼科就诊,一套基础诊断程序走下来要花费200多元。现在的人工智能诊断方法省去了多个环节,整体算下来只需80多元。”张芳表示,该成果将争取获得医保和物价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科技扶贫,使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