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相对缓慢,功能发育不完备。作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都相关探索走在全国前列。近期,《经济参考报》记者对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瑞武进行了专访,探究成都农村金融改革之路。
谢瑞武介绍,成都创新开展了新一轮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金融改革路子。改革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农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针对记者“近年来成都市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的问题,谢瑞武介绍,成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构筑了现代农村金融的产权基础。二是基本满足了农村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三是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成效明显。截至2017年底,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180.1亿元,余额119.3亿元,贷款品种和规模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累计实现保费36.72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2876.7亿元风险保障。四是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保险保障机制。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22种,其中用工意外保险、土地流转履约保险等多项保险品种为全国首创,农业保险深度和密度在中西部处于领先水平。
谢瑞武介绍,成都市农村金融改革总体思路是:以改进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为核心,以“互联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手段,以建立农村金融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为支撑,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保障,不断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建立包容、高效、开放、可持续和较为完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形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金融支撑体系。
据悉,成都将继续在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的道路上探索求进,持续在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打造全国农村金融改革标杆。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