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 消
返回

京东品质消费推动零售力量变局

百家号·2018年9月30日 977

北京东三环的双井商圈,车水马龙。

一家在这里经营了几年的超市,却最终没有逃脱关门歇业的命运,几个月之后,北京的另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品牌接手了这家门店,新的招牌也很快换了。

仅隔一条马路的京东便利店,只有30多平米的面积,但是对于不远处这家即将重新开业的大型超市,也并没有太大压力。便利店的老板非常清楚自己的客户,他们都是一些年轻的上班族,每天早上和晚上从店门口路过去往附近的地铁站。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尽管只隔一条马路,他们也不愿意为一盒牛奶和一包泡面跑到对面的大超市,尽管那里可能会便宜几毛钱。

对于这些每天匆匆赶路的年轻消费人群来说,消费成本的计算,往往是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综合考量,能够三五分钟在便利店里购买到的商品,根本没有必要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大超市的几十个货架上寻找,然后排队结账。

店主的观察也与京东的后台数据分析高度一致。京东数据研究院在对大量零售数据的分析中发现,随着零售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带动的消费升级并不体现在“奢侈消费”上,而是让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不选择最贵的,但是也不愿意因为价格而牺牲体验、个性和品位,这些特点正在成为消费升级的新价值观。

2016年,京东新通路项目正式开启,这一项目主要是为全国中小门店提供优质货源和服务,同时也为品牌商打造透明可控、精准高效的销售新通路,能够让品牌商直接触达全国数十万个零售终端。

借助于京东的新通路体系,遍布全国的京东便利店不但大大缩短了供应链,能够获得与大型连锁超市同等成本的商品,同时还可以借助京东的大数据,对周边消费人群的画像进行准确分析,及时对店内的货品品类进行调换,加快周转。

没有了供货的后顾之忧,便利店的店主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研究消费人群,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位于双井的京东便利店店主发现,每天光顾便利店的这些年轻消费人群,他们多数都拥有电商购物的习惯;在选择一些日用消费品时,更加倾向于知名品牌的商品,他们往往具有非常高的品牌忠诚度,对于品牌推出的新产品也乐于尝试;同时,这些消费者也更习惯于接受即时配送服务。

为了更好地提升这些便利店的消费体验和获客能力,今年3月份,京东新通路面向所有的掌柜宝用户开放了“线上店铺”小程序。店主在京东掌柜宝进货后,可一键将商品“搬到”线上店铺进行销售。借助终端配送,可以将销售半径从现在的1公里扩展到方圆5公里范围内。

在零售行业专家看来,所谓消费升级并不是消费价格和消费支出越来越高,而是品牌商和零售商能否基于零售基础设施,更好地发掘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消费者的需求逐渐从“越多越好”、“越便宜越好”逐步转向个性化、品质化、品牌化,传统制造业被撕出了一道供给与需求错位造成的巨大缺口。而要满足这个“缺口”,不但需要品牌商和零售商在产品和服务上持续不断的创新精神,同样也需要京东这样的科技零售企业,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零售基础设施。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