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 消
返回

加“数”转型 探寻中小企业保持韧性的“密码”

新华网·2023年3月20日 785

上游供货与客户需求不到一秒完成匹配迅速出货,社群营销让小店每时每刻围绕在客户身边……这是中小企业向着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激发经济毛细血管活力的缩影。

近期,工信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为中小企业明确数字化转型路径。中小企业应如何探索转型?科技龙头企业又应如何面向中小企业差异化需求,持续丰富转型“工具箱”?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从“散兵游勇”到“握指成拳”

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交易集散地,深圳福田区华强北商圈被称为电子行业的“风向标”。近年来,华强北的“一米柜台”乘数字化转型之风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开拓出广阔的市场空间。

“电子元器件交易场景高频,交易信息庞杂,在门店等订单已无法满足需求。”深圳明嘉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佳颖介绍,在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的“上下游”空间中,超过2万家贸易商彼此相连,利用企业微信上下游能力、侧边栏、共享应用等能力,实时抓取商机,提升交易效率,实现“秒对接”。

明嘉瑞是企业微信已服务的超过1000万家企业和组织、1.8亿用户中的一员。在“连接”中创造价值,是中国不少中小企业转型的写照,包括企业微信在内的数字化平台和工具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化底座,让中小企业汇聚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千军万马”。

业内人士认为,科技龙头企业应发挥引领作用,精准落子,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科技龙头企业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需求,为它们匹配产品和服务。除了腾讯推出的企业微信外,华为推出70多个针对中小企业的“小而美”方案,助力释放数字生产力;京东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启动“满天星计划”,超120万家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助力中小企业对内打通生产要素协同,对外打通上下游、供应链的连接,是科技龙头企业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抓手。”腾讯企业微信副总裁、行业拓展负责人卢青伟认为,科技龙头企业打造容易上手的数字化工具,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热情和潜能,进而让企业把握住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弯道超车机会。

助力全域经营:从“固步自封”到“畅通无阻”

互联网的发展重塑了人们购物方式和消费习惯,构建了数字经济时代新商业文明,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挑战,转型调整已迫在眉睫。

打开小程序,琳琅满目的旗袍映入眼帘,价格、库存一目了然。这是慧霞旗袍在线上开设的商城。“通过微信群加上商城小程序,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客户消费习惯发布新品、折扣信息,还能试水线上直播,通过视频号传播旗袍与企业文化。”慧霞旗袍创始人张慧霞说。

张慧霞介绍,近年来,面对外部环境的冲击,门店日销售额曾断崖式下跌50%;如今,在腾讯智慧零售的帮助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业绩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其中私域商品交易总额(GMV)占比接近80%。

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经营,架起了中小企业与市场以及消费者精准对接的桥梁。有了科技龙头企业技术、经验、渠道的服务与支持,中小企业在聚资源、拓市场、促发展等方面“如虎添翼”。

面对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年轻消费群体兴起,不少黄金交易平台搭上“互联网+数字化”快车,久久金集团便是其中之一。“我们从用户、门店到工厂等整个链路都上架到微信小程序,提升了订单处理效率。”久久金董事长兰文娟介绍道。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认为,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科技龙头企业通过开发出低成本、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产品的数字工具和技术,能够让千万中小企业在较短时间、用较低成本、较好的体验使用数字工具。

政企携手为中小企业持续夯实“转型底座”

持续夯实中小企业“转型底座”,需要加强政府引导,通过强化财政支持,撬动龙头企业、社会资本合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广东作为民营经济大省, 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超过630万户、830万户。目前,广东已有超过65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为打好助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的“组合拳”,广东持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颁布政策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广东还要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超过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大企业来引领。

“科技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应该起到枢纽和组织作用。”曹钟雄认为,龙头企业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投资和研发加大数字化工具的提供,另一方面发挥行业的影响力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各类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数字集成。

??卢青伟表示,科技龙头企业发挥连接器、工具箱、生态共建者角色,为中小企业提供丰富的数字接口并打造数字化工具,不仅能够实现多方共赢,也能共同推动创新。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