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作战中心的民警们争分夺秒在工作。
曾俊豪(站立者)和同事孙华俊在电话核查数据。
□潘霖 仇才波 记者 倪静 文/图
盐城晚报讯 “喂,您好,我是亭湖公安分局民警,有些关于疫情防控的信息和你核查一下……”3月20日早上5点,亭湖区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作战中心灯火通明,这一班次的民警已经通宵达旦工作了21个小时,透过他们的黑眼圈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可以看出来已经疲惫不堪。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现场核查、排查登记、网格化管理、隔离管控等工作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信息化”流调的支撑,疫情防控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亭湖公安分局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作战中心承担着涉疫数据的落地核查、信息核对、数据汇总等一系列重要工作。
亭湖公安分局疫情专班成立以来,专班民警24小时在岗在位,几天不回家是常事,吃住在单位,每天守着电脑、电话、笔记本。他们一天要打成百上千个电话,对密接者开展排查和跟踪。大家去食堂吃饭都要带着小跑,不敢多喝水,怕去厕所耽误时间。
亭湖公安分局疫情专班已经累计核查数据10万多条,让防疫监测预警更加精准有效,为一线民警进行精准核查、开展处置工作提供了有效、及时的数据保障。
曾俊豪是海防大队民警,去年7月被抽调到亭湖公安分局疫情专班工作。曾俊豪告诉记者:“这些冰冷枯燥的数据背后是一方人民的安危,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曾哥,电话关机或者空号怎么办呀”“曾哥,非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怎么录系统呀”“曾哥,曾哥……”亭湖公安分局疫情专班的同事们都知道,有事儿找曾俊豪。同事们眼里的“曾哥”为人亲和,喜欢“把麻烦事往自己身上揽”。他为了尽可能减轻基层派出所工作任务,严格把好数据质量关,减少基层民警二次研判数据的工作量。
虽不在一线,却坚守在无形的战场。数据核查工作既枯燥又繁杂,长时间下来,精神紧绷压抑,可有时候群众一句温暖鼓励的话语,就能让曾俊豪和他的同事们“满血复活”——“这么晚了,你们还在打电话核实我们的行程信息,你们真的好辛苦……”每当曾俊豪听到群众关心的话语,他就觉得这点苦这点累不算什么。
数据核查工作并不是机械简单的,疫情数据随时变化,数据下发时间、数据量并不确定,但核查工作却有着严格的时间节点。专班的民警们必须确保每条信息都及时核实到位,一人不漏。
曾俊豪的妻子尹藜蓉在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兼任学院辅导员、教学考务管理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她还要参与学校卫生室的值班和疫情防控工作。虽然她工作任务一点儿也不轻松,但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孩子、家务等家里的事情都被她包揽了。
3月18日晚上,趁着换班间隙,曾俊豪拿出手机和妻子通了视频,关切地问她和儿子吃晚饭了没有,叮嘱妻子一定要注意休息。“爸爸,我想你了,等你不忙了,可以回来陪陪我吗?”听到儿子小小的心愿,曾俊豪的眼眶湿润了,正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曾俊豪才能全心投入工作。他先后荣获个人嘉奖、社区基础及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深夜,亭湖公安分局疫情专班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专班的民警们在电话声、键盘敲击声中迎来黎明的曙光。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