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经济、新金融发展背景下,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港口发展的部署要求,发挥天津港海上门户优势,加快推动天津港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是天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港背靠雄安新区,辐射东北、华北、西北等内陆腹地,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
2021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达到1002.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以上。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自贸区建设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快,天津港在转型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短板,突出表现在:一是天津传统的商贸口岸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近几年正在削弱。在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中,仅天津消费增速负增长。二是口岸及自贸区相比沿海先进城市口岸及自贸区,活力明显不足。自贸区获批启动以来,上海市的外贸进出口额是天津的10倍以上。三是港口外贸吞吐量占比低。占总吞吐量的比重在55左右,而没有自贸区的青岛港从65%跃升到72%。四是集装箱吞吐量的差距拉大。
目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4201万标箱,青岛港1932万标箱,而天津港1000万标箱。天津港作为京津冀对外开放和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的“窗口”和海铁联运大通道“物流枢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并显现,与先进地区港口无论是指标还是运行实效都存在较大差距。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建设和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高度看,发挥天津港先发优势和传统优势,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
鲸平台智库专家、民革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高级研究员支培元教授建议:下一步天津应强化产业促进功能。利用天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汽车及配套产业供应链体系,培育国际海事服务、石油化工等产业集群,打造食品产业园、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快速发展。
要推进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国际合作示范区、智能低碳示范产业园、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积极拓展合作新空间,谋划实施商务、农业、人才培训、文旅合作计划,创建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投资贸易、工程咨询等服务联盟。在金融、数据、人才、基础设施、政策创新、专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
要发挥通道对沿线经济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高质量经济走廊,实现要素资源的高效集聚与流动;要充分发挥通道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推动通道沿线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合作,引导生产要素集具竞争力的区域集聚;要大力培育重要节点枢纽经济,加快发展航运经济,促进经济融合发展。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