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教育是永恒的主题,高校作为我国当前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其本身也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与选择也面临着全新的升级与考验。
所以高校的爱国思想教育也需要积极地转变传统方法,通过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融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合、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融合等方式去提升爱国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爱国教育已经与社会的发展牢牢地结合在了一起。
在古代,爱国思想体现在对抗外族侵略之中,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当代,西方列强对我国的军事入侵不会再次上演,这就使得一部分人认为当前的爱国情感不需要再表达。但是实际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入侵我们的生活。
这些价值观念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对于国人思想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必须予以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爱国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就成为了高校教育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各自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爱国主义一直以来都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和价值在驱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一种主观的精神以及行动状态,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爱国情感、爱国思想以及爱国行为这三种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本身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期培养爱国主义的感性基础在爱国主义的要素组成中,爱国情感无疑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条件。
真正的爱国主义必然是以爱国情感为依托的。正如陈独秀所言,爱国大部分是感性的产物。针对当代大学生所展开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感性认识。爱国情感作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其主要体现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各民族同胞的归属感与敬爱,对于文明历史以及文明成就的自豪。总的来说,爱国情感是一种爱憎分明的高尚情感,只有具备了这种情感的大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与成长中更加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爱国思想教育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性升华爱国思想是在爱祖国的基础上,对于祖国的历史、当下以及未来的一种关注以及对个人与祖国关系之间的一种理性认知。爱国思想的表达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只有树立爱国主义信念,才有可能在潜移默化间转移为报效祖国的爱国行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其需要正确客观地看待祖国的发展历史,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期年轻人的时代使命与职责,只有如此才能将爱国情感提升到爱国思想的高度。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的爱国思想,并以此作为从爱国情感到爱国行为转化的引导与指针,以此作为规范自身行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所以说,爱国思想教育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升华。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