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期丑闻缠身的立陶宛政府已经闹到了几乎要全员辞职的地步。他们在挑衅完中国后发现自己贸易出现了巨大问题,试图上升到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矛盾,却发现欧盟对此事根本不上心。恰逢此时又遭遇到“白俄罗斯钾肥事件”,立陶宛政府因为“行为不检点”陷入信任危机中,也成为了欧盟内第一个公开违反美国制裁的国家。
“钾肥事件”起因非常简单,就是美国政府几个月前宣布制裁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给欧盟通气要求他们在制裁生效前切断联系。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立陶宛政府继续和白俄罗斯签订钾肥过境协议,让钾肥得以继续出口,白俄罗斯钾肥公司在美国实施制裁之前就预付了几千万美元的款项。事发后政府坚决不承认他们提前知道这件事,因此现状就是美国的制裁已经开始,白俄钾肥还在通过立陶宛“正常贸易”,制裁等于白费;如果立陶宛单方面终止协议,又要面临几十亿美元的赔款,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昨天,俄罗斯外交部出面对立陶宛施压,要求他们“维持和白俄罗斯正常贸易。”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提到,白俄的钾肥出口如果被限制后可能影响俄加里宁格勒地区的供应链,将对地区经济、社会及民众的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听闻立陶宛打算对钾肥的国境施加限制,这条消息让俄罗斯非常不安。
紧接着扎哈罗娃警告立陶宛,假如立陶宛政府真的敢于限制白俄钾肥出口,俄罗斯不会无视。俄方敦促伙伴国遵守保障货物运输的国际义务,不要走破坏经济联系的道路,而应该尽一切努力推动局势正常化。俄方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用制裁威胁立陶宛并给盟友白俄提供政治保障,因为钾肥堪是白俄的经济命脉,占有全球近20%的钾肥市场,被制裁禁运后肯定会对白俄产生巨大影响。
那么立陶宛就陷入了两难境地,限制他们在欧盟内处境本来就非常窘迫,又要面临俄罗斯和美国“二选一”:一边是违反美国制裁,受到盟友的排挤,一边是遵守美国制裁,但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还要被俄罗斯制裁,这是立陶宛政府必须进行的抉择。
值得一提的还有,事情到了现在的地步,大多数人认为是立陶宛咎由自取,政府可能因为这件事走向垮台。在上周立陶宛政府就险些垮台过一次,是总理出面拒绝了两位部长的辞职,而在所有关键时刻,他们的“美国盟友”从来没有出面为立陶宛做过一件事情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