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纪委监委针对村级工程违纪违规问题易发多发的实际情况,通过大数据监管平台梳排风险点,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工程项目领域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
“沙集村委会吗?我是镇纪委,在监督平台上发现你村存在合同超期未收的情况,请你们核对一下。”在我市陈集镇,镇纪委工作人员正在对“阳光三农”信息监管系统中出现的预警信息进行电话核对。
该系统中嵌入了村级工程监管模块,设置项目入库、项目审核、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等必填环节,还会对提前付款、收款方异常等指标自动预警。
我市陈集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徐聪介绍,之前因为监督力量的薄弱,导致一些廉政风险点不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也给监督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平台运行之后能够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增强监督触角。
村级工程项目处在基层监督网的“最末梢”,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我市将现有的多个成熟系统打通融合,建设一个融业务操作、监督管理、统计分析于一体的“清廉乡村”监管平台,平台上线后可以对问题集中的重点点位、领域以直观、可视化的图表显现,为精准监督、制度修订、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堵住监管漏洞。
我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监察室副主任缪标表示,该平台打通了各个数据监管平台之间的数据壁垒,规范了操作流程,有效地节约监督时间和提高监督效率。在陈集镇试点的基础上,2022年下半年有望在仪征市全面推开。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