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介绍,一是实施专项帮扶。各地各高校根据毕业生的不同情况,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普遍建立了重点帮扶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二是开展专场招聘。教育部会同国家开发银行等相关单位,举办“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5.6万个;会同相关部门举办了中央企业面向新疆、青海、西藏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等。各地各高校面向低收入家庭、残疾等毕业生群体,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专场招聘活动,有力促进了相关重点群体就业。
王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教育部会同社会招聘机构,持续举办“24365校园招聘服务”,截至9月1日,为2021届毕业生总计提供岗位信息2300余万条,毕业生投递简历6300余万份;会同20多个部委,面向重点领域、重点群体,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专场招聘会54场,提供岗位信息近500万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