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既是中国加入联合国5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20年来,因为加入了WTO等原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律师,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家喜见证了中国从世界贸易舞台边缘走向中央之路。他告诉记者,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所面临的贸易救济调查形势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
商务部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入世20年来,全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1314起,占全球反倾销案件近3成;反补贴196起,超过全球反补贴案件的1/3;保障措施327起,占全球保障措施案件高达85%;特别保障措施案件全部针对中国,为88起。
“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之前,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对华发起过反补贴调查。”江家喜说。
众所周知,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一直作为WTO框架下贸易救济调查的“三剑客”,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WTO成员应对不公平、不合理的贸易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在帮助国内产业免遭贸易冲击或从困境中恢复方面作用显著。
“入世以来,中国所面临的贸易救济调查形势一直不容乐观。”江家喜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起初,由于美欧等认为中国等属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调查时已经通过“替代国”方法,加重反倾销税以消除损害,因此美欧等以前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不进行反补贴调查。这个原则在美国Georgetown Steel(1984—1986)案中有明确表述(有关捷克与波兰钢丝绳反倾销)。1991年,美国商务部还在电风扇案中说,如果给予非市场经济国家某产业市场导向产业(MOI)待遇,那么就可以对该国该产业发起反补贴调查。但是美国商务部从来也没有给过中国任何产业市场经济导向产业待遇,因此在2006年前也没有对中国产品发起过反补贴调查。
“2003年,加拿大倾销和补贴调查机关发布公告称,可以假定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不适用替代国方法,除非有证据证明中国相关产业不是市场经济,因此认为可以对中国有关产业发起反补贴调查。”江家喜介绍说,2004年,加拿大首次发起对中国烧烤炉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江家喜代理了这一案件,虽然该案以加拿大终止调查结案,但却开创了对华反补贴调查先河。随后,加拿大又发起紧固件“双反”调查和复合地板“双反”调查,并征收了反补贴税。在加拿大先例“鼓舞”下,美国于2006年发起对中国铜版纸的“双反”调查,又于2007年发起对中国标准钢管的“双反”调查。随后,澳大利亚、南非、印度、欧盟等也纷纷跟进,对中国发起反补贴调查。
江家喜告诉记者,美国对中国开始反补贴调查,甚至不说先假定中国有关产业是“市场导向产业”,性质恶劣。此外,在美国反倾销调查案件中,中国的国有企业,无论是国有控股、参股的企业,即使完全配合调查和应诉,也很难再获得税率相对较低的单独/分别税率(Separate Rate),而是一律被按照最高税率执行。
“这一趋势源自2013年,当时美国贸易法院裁决美国商务部应该对应诉企业获得单独税率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江家喜说,美国法院通过金刚石锯片和四氟乙烷两个案件,锁定了美国有关中国国企的单独税率的新做法。2014年,美国先后对中国出口的新充气非道路用轮胎(OTR)、轿车和轻卡轮胎(PCR)发起了复审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在OTR第五次反倾销行政复审案中,国有股占比超过了50%的中国企业不能享受单独税率,而国有持股小于50%的中国企业就可以被认定为受市场影响的企业,获得单独税率。然而,在PCR案件中,美国商务部的态度似乎是只要是国有企业,无论参股比例是多少,都不能再拿到单独税率。自2016年美国对华四氟乙烷案件以后,美国实际上不再给中国国企单独税率。
在运用“替代国”的方法上,欧美国家似乎也达成了惊人的一致。江家喜告诉记者,中国入世之前,只有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案件时会采用生产要素法,即美国商务部通过采用一个或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的相关价格,对在生产该产品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值,以及制造费用、一般费用、利润等其他费用进行评估,从而确定产品的正常价值。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都已经开始仿照美国的这种做法。
“除了常见的反倾销反补贴两种特殊进口管制措施外,美国式的201调查、232调查、301调查、特别301调查、337调查等非常规的‘贸易救济’手段威胁越来越大。”江家喜说。
中国成为全球范围内贸易救济调查和措施针对的首要对象的背后,是中国20年的沧桑巨变。到2020年时,中国贸易总额达4646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2.68%;对外直接投资达1329.4亿美元;GDP全球占比达17.4%,人均GDP达72000元人民币,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2位。
而自2019年12月10日起,WTO上诉机构被迫停摆,作为WTO三大支柱之一的争端解决机制因此陷入瘫痪。
“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崩溃,WTO建立的多边贸易规则对全球贸易秩序还在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区域性自贸协定如RCEP、CPTPP等,对WTO自贸规则承前启后,补充以各种双边自贸协定,仍然可以共同支撑全球自由贸易秩序。”江家喜说。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