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秋,片片金黄、颗颗秋粮,成为龙江乡村振兴图卷上最浓重的底色。乡村振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三农”工作最新的重心,多支力量跑步进场助力,金融力量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支。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作为行业国家队,始终助力“农业强省”目标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以服务大“三农”作为切入点,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振兴。
主动服务农民 创新模式破解难题
农民融资“难”,难在担保难,难在风险高,难在没保障。尤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种植规模大、资金投入高,更易受市场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向来是信贷投放的“涉险滩”。对此,黑龙江邮储北安市支行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打破“硬抵押”传统思维,率先走出一条创新服务的新道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规模大,粮食产量高,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与仓储、加工、贸易等环节的企业参与者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订单合作关系。邮储银行北安市支行在“订单”的基础上,引入保险的分险机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担保难题,又帮助核心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抵御粮食价格波动风险,稳固粮食订单收购关系。同时,更近一步,保险公司在期货市场通过农产品期货合约的远期交割属性,设计了农业“收入保险”“价格保险”等险种,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益,覆盖贷款的预期损失。
这种“订单+保险+期货+贷款”的新模式,确保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按期限缴纳土地流转金,确保了“种植风险有分担、粮食销售有渠道”,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流通难”的问题,构建参与方的逐级分险分担和多方共赢机制,形成“风险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成为金融力量支持乡村振兴、农业生产的新模式。
客户经理向种粮大户宣传信贷产品
主动服务农业 深入支持特色产业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殖对于农民来说,价格浮动、牲畜疫病等等,都是影响收益稳定的因素。而对于银行信贷资金来说,“不稳定”就是一种高风险,因此,银行业长期以来在养殖行业的信贷投放上都是慎之又慎。
黑龙江畜牧大县——龙江县,是全国最大的优质高档肉牛生产基地,舍饲肉牛专业村、育肥基地分别达到了13个和20个,“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甚至“和牛”等优良牛种,都在这里繁育,走向市场。其新的养殖技术、标准化的牛舍,也使饲养转化率大为提高,交叉疾病大幅减少,肉质越来越健康和鲜美。
对此,邮储银行龙江县支行破除“旧思维”,打开“新思路”,主动开展金融服务对接,一杆子插到“牛舍”里去学习,落实“一县一业、一行一品”政策,推出肉牛养殖特色贷款,并从“小产品”慢慢做成“大产业”。目前,龙江县支行的肉牛养殖特色贷款产品日臻成熟,最快1小时即可放款的超高效率,以及银担多方合作的丰富担保体系,成功吸引到当地政府的关注,相关政府部门将之纳入合作,还对部分养殖户给予了贴息支持,为当地养殖户带来很多实惠。
客户经理向养牛专业户老庞介绍贷款业务
主动服务农村 广泛对接金融需求
“市场下沉”“服务下沉”,是后疫情时代许多行业企业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而邮储银行自成立之初,就从未离开过县域、从未离开过农村。如今乡村振兴势起,黑龙江邮储银行更加扎实的根植在广大乡村,铺就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该行积极深入农村,重点对接区域内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农村合作社、村委会等重点主体,探索金融需求并迅速落实,本年已为农村行业客户新开立对公账户375个。在七台河、黑河等地,邮储银行也在加大力量搭建农村三资管理平台,不断向传统资源禀赋中注入科技金融力量,探索出一条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金融科技赋能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此外,黑龙江邮储银行正在围绕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相关场景,研究推广特定助农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客户经理与客户探讨试验田长势
未来,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将切实扛起“金融国家队”的责任担当,融智聚力,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服务渠道,全面助力龙江建成“农业强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