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委员会官方网站!
是时候,用互联网思维审视影视产业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2186 发布时间:2019年2月16日
摘要:

资本寒冬与政策转向同至,影视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影视公司,包括投资人、公司高管在内的多位资深行业人士告诉笔者,融资困难,影视项目开工难,投资人不敢投。“

资本寒冬与政策转向同至,影视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影视公司,包括投资人、公司高管在内的多位资深行业人士告诉笔者,融资困难,影视项目开工难,投资人不敢投。“资本都害怕,一看到爆款就躲,因为不知道你下一个在哪,这是问题。”有电影公司高层表示。

这是否意味着,影视内容公司没有未来?不尽然,行业新路径已在打造中,关键问题在于,能否用小产业撬动大行业。

与互联网巨头合作是办法之一。以阿里为例,随着线上流量见顶,文娱带来的新增流量显得格外诱人,且已形成闭环。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文娱内容对电商流量的增长可分为内容电商和粉丝经济。“阿里可以利用文娱所产出的媒体内容吸引用户,并将用户导流至阿里传统电商业务。如此一来,即便阿里在文娱领域存在一定的亏损,也可以在传统的电商业务上得到弥补甚至产生盈利。”前述分析师在研报中称。此外,文娱内容能够提升平台调性,配合消费升级,提高平台客单价。

事实上,文化娱乐已经成为腾讯和阿里在接下来5年争夺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数字内容同时处在腾讯和阿里两个公司核心业务的通路交叉口。腾讯的社交业务所带来的流量必须发展除了游戏以外的变现渠道;而阿里的交易平台从销售实体产品到销售数字商品也只有一线之隔。

阿里文化娱乐集团于 2016年10月31日正式筹建,其前身为阿里于 2016 年6月15日宣布成立的阿里巴巴集团大文化娱乐板块。俞永福出任首届文娱集团的董事长兼 CEO。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快乐+健康”战略中“快乐”产业的载体,阿里文化娱乐集团承担着阿里巴巴集团在未来十年乃至更久时间内的重要战略落地的使命,亦是阿里巴巴集团继电子商务、金融、智能物流和云计算业务之后的最新产业履带。

目前,阿里大文娱板块呈现出“3+X”的分布:大优酷、阿里移动、现场娱乐三个主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的事业群为核心,外加音乐、体育、电影、文学、游戏以及主打短视频的土豆作为产业链的延伸主打内容制作。

此外,阿里已在影视公司多有布局,入股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2018年2月,阿里与文投控股合计出资77.94亿元收购万达集团持有的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

这标志着,阿里囊括了院线、影视制作、及互联网渠道。腾讯亦不逊色,在长视频、音乐平台、短视频、阅读等板块均有突破。

渠道的强势,对内容商是忧也是喜。业内共识是,在内容行业微笑曲线中,IP(创意策划)、渠道(宣发)分列价值链最高的两端,影视公司所代表的内容是生产,处于价值链底部,且随着时间推进,两端越发走强。这实际上在挤压影视公司生存空间。

但另一头,依附渠道,影视公司亦能获得好的估值与收益。在文娱领域中,由于产品品牌效应强,产品相互之间替代效应很弱,因此,内容端议价能力较强且内容生产成本往往较高。内容为王,依旧为业内共识。

但这样的合盟,也不无风险。春节档上,不如预期的《神探蒲松龄》、《小猪佩奇过大年》就是明证,尽管二者依靠投资方阿里影业与文投控股,占尽排片之利。

风险点在于,坐拥渠道之便的公司们,也背负了业绩压力,容易短视,追求爆款,挣快钱,这在讲求“人性”的影视行业里,不见得是优势。此外,渠道也面临着更迭的技术风险。当然,这仍然是影视产业目前最大的故事所在。

另一条路径是深扎内容,做品牌。张昭带领的乐创文娱是个样本。张昭的理想闭环是,用品牌(IP)带动市场,用市场带动发行,前提是,全环节面向C端。研投制营宣发一体化,每一个环节to C,都以品牌打造作为目的。前端捕捉到某种社会情绪,并把它全产业链具象化,打造IP,而不是止于为了票房而运作。这是一个长链条市场,影旅、影游、影艺、影文、影品联营,都是变现模式。对标迪士尼。

这一模式,需要长期资金投入,且欠缺渠道,无异于放大风险,实质是将原有模式,往前走了一步,但依旧无法摆脱影视行业先天的不确定性。业内观望心态颇浓。

还有一种,是万达更为彻底地将院线与上游绑定模式,并辅以文旅产品。好处是上下游联动降低风险节省成本,问题在于,所有链条都在自身循环,有可能某一个环节存在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在经济下行期,容易将压力互相传导,从而变得短视。

不管何种模式,对影视来说,摆脱个体化、情绪化,追求工业体系,才是行业方向。互联网资金,也将给行业更多可能性。

正如张昭所说,电影不是写诗,它需要工本,是工业体系,由此,需要大量规范与控制,这才能给追求个性的艺术片以缓冲空间。是时候,用互联网思维审视影视产业了。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会员服务

更多>>

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委员会
Copyright @2020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4805号

联系我们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
电话:010-68256762
E_mail: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