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讯(记者刘谢禹)在浏阳,有这样一支默默无闻的队伍,他们昼夜不息地“盯”在电脑前,与时间赛跑,用数据战“疫”,从海量的数据中寻踪觅源,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就是市数据分析组的工作人员。
近日,记者一走进市数据分析组,只听见电话铃声、微信提示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史玉坤和同事们熟练地操作着电脑,筛选、处理数据。为了精准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从上周开始,这里成立了3个“数据特战组”,24小时均有人员值班,负责涉疫数据承接、下发和后续统计工作,是各项指令上传下达的“中转站”。
“昨晚向乡镇(街道)村(社区)推送了6个批次的数据。”从早上8点来到办公室,史玉坤就几乎没有离开过办公桌,他仔细核查着各项数据的反馈情况,重点人员所处位置、当前核酸检测情况、目前的健康码状态,每一项都要落实清楚,因为每一条数据背后都关乎一大群人的生命健康。
市数据分析组及时、准确、详实的数据不但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了重要指引,也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势研判、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如果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遇到联系不上的重点人员,我们还会协同公安部门对其进行定位,并通过多种方式尽快与其取得联系,指引其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史玉坤介绍,高峰时期他们每天需要处理上万条数据,即使深夜回家休息也不敢放松,随时要做好返回岗位的准备,“因为新的数据随时可能来,我们要第一时间处理和推送,每天都要做到数据清零。”
作为数据分析组组长单位,市数据资源中心除会同卫健、公安及各乡镇(街道)做好人员数据核查管理工作之外,还在积极推动场所码的应用。目前,全市共14.89万个场所成功申报防疫场所码,场所码“电子哨卡”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2018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