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中国可穿戴产业推进联盟官方网站!
《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发布
中国电子商会 | 来源:中国电子商会 浏览次数:4873 发布时间:2009年8月27日
摘要:

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

  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全文如下:

  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

  (2009年8月26日)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工业增速下滑势头得到遏制,企稳回升态势趋于明朗,工业整体运行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增速见底回升,企稳向好态势更加明朗

  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尽管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6个百分点,但从月度数据看,1-2月增长3.8%, 3、4、5三个月增速回升到8.3%、7.3%和8.9%,呈现出止跌回升的运行态势,6、7两个月增速进一步达到10.7%和10.8%,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轻工业运行相对平稳,重工业回升态势明显。前7个月,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和7.2%,其中7月份增长9.2%和11.3%。轻工业主要受消费刚性需求拉动,运行比较平稳, 7月份增速较1-2月回升2.7个百分点;重工业在经历半年多的调整后,去库存化基本完成,加上中央政策拉动,运行状况得到改善,7月份增速较1-2月回升8.6个百分点。

  2、效益下滑状况有所改观,多数行业利润实现增长。上半年,全国上报工业效益的22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万亿元,由1-5月下降0.3%转为增长0.4%;实现利润8941亿元,同比下降21.2%,降幅比一季度缩小11个百分点,比1-5月缩小3.4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同比上升,有27个行业利润增幅比1-5月回升或降幅缩小。

  3、东、中部地区回升加快,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速。1-7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3%、7.3%和13.2%,其中7月份增长9.5%、11.8%和15.2%。前7个月,工业增速超过10%的有江苏、山东、辽宁、天津、重庆等13个省份,仅有两省市为负增长,7月份所有省份工业增速均实现正增长。

  4、出口大幅下降,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1-7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5.6%,其中7月份下降14.7%。在外需严重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有力支撑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具购置费用分别增长35%和30.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8.1%。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

  (二)主要工业行业总体上呈加快回升运行态势

  1、原材料工业 在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的拉动下加快回升。1-7月,原材料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其中1-2月增长3.1%,3、4、5、6、7五个月分别增长8.8%、7%、8.9%、11%和13%。

  冶金、有色行业生产恢复加快,经营状况好转。1-7月,冶金、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2%和7.9%,其中7月份分别达到14%和11.5%。粗钢产量3.17亿吨,同比增长2.9%,其中7月份达到5068万吨,产能已恢复到九成左右。7月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2%,改变了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局面,电解铜、电解铝日均产量分别比一季度上升17.8%和29.5%。主要产品国内市场价格整体呈振荡回升趋势,冶金、有色行业效益状况得到改善。上半年,89户重点大中型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6.2亿元,扭转了前5个月累计亏损局面,其中6月当月实现利润66.4亿元;统计的22个省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139亿元,其中 6月当月实现利润50亿元。

  建材行业保持较快增速,化工行业回升势头强劲。1-7月,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长13.7%,其中7月份增长16.5%。主要产品中,水泥产量达到8.7亿吨,同比增长13.6%,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所占比重已超过70%;平板玻璃产量3.2亿重量箱,同比略有下降。1-7月,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7月份增长14.7%,增幅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较6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最高增幅。当月纯碱、烧碱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5%、13.2%,比6月份加快5.2和7.3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乙烯产量由6月份下降3.3%转为增长2%。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化肥、农药生产增长平稳,前7个月产量分别增长10.4%和9.2%。

  2、装备制造业 受益投资和政策等因素拉动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1-7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7月份增长15.9%,连续三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汽车行业产销连创新高,农机行业增势良好。在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作用下,1-7月,生产汽车710万辆,销售汽车7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2%和23.4%(汽车协会统计数),产销量连续五个月超过100万辆,其中1.6升及以下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长39.8%。效益状况有所好转。上半年,19户重点汽车企业实现利润422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比1-5月缩小8.6个百分点。“农机下乡”政策调动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积极性,拉动了企业生产。截至7月底,已实施中央补贴资金90.4亿元,补贴农机具206万台(件),其中补贴大中型拖拉机19.47万台,补贴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械、谷物收获机械合计10.43万台(农业部统计数);前7个月,大中型拖拉机产量22.81万台,同比增长29.6%,农作物收获机械和场上作业机械分别增长23.6%和37.3%。

  通用设备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专用设备增势平稳。1-7月,通用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其中7月份增速回升到11.3%;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二季度及7月份各月均保持在12%以上增长。随着国内各类工程项目大规模开工建设,工程机械国内需求量明显上升,前7个月,起重机械、输送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9%、12%、9.5%和30.6%,叉车、挖掘机、装载机等受出口大幅下降影响生产形势低迷;水泥、炼化、粮食、饲料、印刷等专用设备产量同比增长15%-31.9%。

  机床行业加速向高端和大型化方向发展。1-7月,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型机床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8.6%和13.5%,7月当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下降10.6%,金属成型机床产量增长11.3%。普通机床、低档机床呈现大幅萎缩状态,而大型、重型和高档数控机床需求基本稳定。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179家重点联系企业统计,今年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数控化率达到53.7%,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金属切削机床单价同比提高36.7%,其中数控机床上升46.7%。近期协会对130余家企业调查显示,目前行业内有三成以上企业正着手或准备上大型、重型机床项目。

  船舶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新承接订单情况有所改善。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统计,1-7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87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8%。前7个月,新承接船舶订单 78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8%,6月份以来订货情况有所好转,其中7月份新接订单199万载重吨。截至7月底,各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19235万载重吨,比年初下降6%。据不完全统计,1-7月,全国共撤消船舶订单75艘、388万载重吨。

  3、消费品工业 立足国内市场需求,表现出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1-7月,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其中7月份增长11.4%,已连续三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消费品行业中,轻工、纺织、医药、烟草四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6%、8.5%、14.1%和7.5%。

  食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健身器材、电动自行车增势良好。1-7月,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5%、11.9%和12.9%;主要产品中,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增长25%,肉类和冷冻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6.5%和34.8%,糖果、速冻米面食品、罐头产量增长10.9%-13.8%,饮料酒和软饮料分别增长8.2%和19.2%。前7个月,室内训练健身器材、电动自行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2%和13.5%,其中7月份分别增长65%和27.6%。

  造纸行业生产增速回升,出口形势有所好转。1-7月,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6、7两个月增速分别回升到10.9%和9.4%。另据海关统计,1-7月,造纸及纸制品出口量同比下降13.3%,但6、7两个月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6.4%,改变了前5个月出口连续下降局面。

  “家电下乡”稳步推进,对家电生产拉动作用增强。1-7月,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388万台(件),销售金额达251亿元;其中销售冰箱768万台、空调116万台,销售金额分别占家电下乡产品总金额的62.9%和24.6%。7月当月,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27万台,销售金额达88亿元,其中销售冰箱256万台、空调92.8万台。在“家电下乡”政策带动下,7月份家电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当月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增长32.7%,房间空调器产量增长9.8%。受出口大幅下降影响,家电生产总体形势仍然低迷。

  纺织品服装生产基本平稳,化纤生产增速加快。1-7月,纺织业、服装及鞋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2%和10.8%,其中7月份分别增长8.6%和11.3%;化纤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其中7月份增长18.4%。从主要产品生产情况看,1-7月,纱、布、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1.1%和4.8%,增幅同比分别回落0.8、5.6和1.4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分别增长13.4%、4.1%和8.9%,均高于去年7月份增幅;化纤产量增长11.8%,同比加快7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产量增长22.6%。提高出口退税率减缓了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趋势,前7个月出口值同比下降11.3%,降幅小于我国外贸出口整体降幅11.3个百分点。

  4、电子制造业 在“家电下乡”、提高出口退税率等鼓励消费、稳定出口政策和3G建设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产业生产下滑趋势逐步得以遏制。1-7月,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扭转了上半年下滑的势头;5、6、7三个月增速分别回升到4.3%、6.5%和5.3%,出口交货值降幅由一季度的15.5%缩小到7.1%、5.8%和6.2%。

  内销市场拉动电子制造业回升。1-7月,电子制造业内销产值增长12.0%,其中二季度增长19.6%,增幅比5、6月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城乡市场消费。1-7月,累计销售“下乡”彩电233万台、计算机24.9万台、手机54.6万部,销售金额分别达到29.45亿元、8.31亿元和2.96亿元;其中7月份销售“下乡”彩电48.8万台、计算机13.9万台、手机12万部。

  受3G建设及新业务开展拉动,通信和网络设备行业生产加快。1-7月,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行业内销分别增长10%、19.4%。主要通信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前7个月生产光缆同比增长51.7%;移动通信基站信道增长159.1%;程控交换机增长3.3%。微型计算机产量8849万台,同比增长14.6%,其中笔记本电脑7426万台,同比增长31.3%。

  彩电行业在调整产品结构中逐步复苏。1-7月,全国彩色电视机产量5018万台,同比增长2%。其中液晶电视增长77.1%,占全国彩电产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5.7%上升到44.7%;CRT彩电下降32.6%,占全国彩电产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6.2%下降到30.5%。出口形势好转。据海关统计,1-7月,全国累计出口彩电2483万台,同比下降6.6%,其中6、7两个月彩电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1%和16.8%,改变了前5个月单月出口连续下降局面。

  从前几个月情况看,工业经济运行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稳步回升的力量正在聚集增强,总体向好的运行态势已经形成。

  二、影响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运行态势还不平稳,民间投资跟进滞后,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

  世界经济复苏漫长曲折,外需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4月份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一些先行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反弹,美、欧、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保持4-5个月的连续回升,并接近临界点50的复苏水平;美国、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等主要股票市场从3月份开始出现回升,股市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达到40%-70%;主要国家和经济体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所恢复。但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复苏主要靠政府投入和政策刺激,美国、日本、德国等国政府都投入了巨量资金“救市”,政策的持续效果还有待观察;由于经济基本面未有根本性改观,就业形势仍在恶化,产能利用率低下,6、7两个月美国、欧元区失业率仍维持9.4%-9.5%水平,日本在5.4%左右,产能利用率在65%-72%,为历史低点。总体来看,随着各国政府应对危机措施到位,其效果逐步显现,从二季度开始全球金融市场趋稳,发达国家经济萎缩幅度也有所放缓,一些经济指标也显示世界经济正在触底,但短期内出现强劲复苏的可能性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份最新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1.4%。

  民间投资动力不足,内需较快增长难以弥补外需萎缩形成的缺口。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以来,投资增长主要靠政府投入和银行信贷资金较快增长的支撑,民间投资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1-7月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了84.9%,高于其他资金来源,这表明当前的投资快速增长受政府投资的驱动较大,市场驱动特征还不明显。政策的最终效果是要带动民间投资,形成持久的增长动力,如果民间投资不能充分启动,政策的带动效果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作用下,国内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消费类产品生产企稳回升,但由于外需缺口较大,短期内难以依靠内需弥补。前7个月,我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2.6%,如果全年出口下降20%,其形成的需求缺口总量相当于两万亿元人民币。我国轻工、机械、电子等行业许多产品出口占其生产比重超过50%,很难靠国内市场的拓展去消化外需不足形成的需求缺口。另外,我国多数出口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只是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或“车间”,由于缺乏产业链的支撑和内销网络的对接,也难以实现外销转内销。

  工业经济仍未步入正常增长轨道,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仅为近年来正常增长水平的一半左右;7月份工业增速比6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主要是建立在去年下半年增速逐月下滑基础上(去年7月份增速比6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大幅下滑,近期一些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前7个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2%,其中7月份下降8.2%。工业效益状况仍不乐观。尽管利润降幅呈现逐步缩小的变化趋势,但上半年上报效益情况的22个省份利润降幅仍在20%以上,全年利润实现正增长难度很大。近几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增幅呈逐月上升的态势,加大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产能过剩问题凸现,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目前我国多数工业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中占有较高份额,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产能严重过剩表现得更为突出。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亿吨,而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20%左右;水泥产能过剩3亿吨,而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条,将新增产能超过2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在建氧化铝、电解铝产能仍达560万吨和200万吨。此外,造船、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也都存在较为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近期,在国内需求有所好转的情况下,一些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又在恢复生产。

  三、在实现保增长中着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前7个月情况表明,尽管工业经济运行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积极向好的方面不断增多,企稳回升态势已经形成,预计后几个月在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持续作用下,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将保持稳步回升。考虑去年下半年工业增速呈逐月走低的运行态势,预计第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左右,全年增速在11%-12%。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努力实现“保增长”的过程中,要把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全面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稳步推进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近期,着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应更加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加注重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保增长”和“调结构”并不冲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在保增长中要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避免因为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放松了对“调结构”的要求,要把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力争做到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相互促进。当前,要把全面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作为重要任务,抓紧落实和组织实施好振兴规划中已明确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完成调整振兴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要注重研究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结构调整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结构调整的新思路、新办法。应当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把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继续扩大开放,鼓励企业国际化经营。

  (二)更加注重解决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中的难点问题。尽快出台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建立和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激励机制,要把解决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中所涉及的资产、债务、人员安置、地方财税收入等难点问题作为优化结构的突破口,充分考虑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中的职工利益问题。加大对企业并购重组融资支持力度,对于那些能够明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过剩产能的并购重组给予政策支持,建立跨地区并购重组的利益协调机制,努力消除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政策障碍。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过剩产能扩张,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

  (三)更加注重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培育新兴产业。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切实用足用好中央财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带动企业、地方和社会投资,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工业实现内涵式发展。传统产业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始终是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所在,对解决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产业与先进技术的结合能够创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要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尤其是要加大与节能减排和产业技术升级有关的技术改造投入。同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是应对未来竞争、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要重点扶持和发展那些具有高成长性和带动作用强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以信息化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四)更加注重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适应不同层次市场需求、扩大城乡就业、增强经济活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继续完善相关信贷支持政策,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研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坚决清理和禁止不合理收费。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把改善外部环境与引导企业加强管理相结合,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

  (五)更加注重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制定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的整体规划,健全质量监管体制机制,以“品种、质量、品牌、服务”为重点,全面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要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推广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大力开展质量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诚信”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六)更加注重加强政府对民间投资的引导。继续发挥好民间投资对拉动经济和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发挥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拉动民间投资的增长,把握政府投资方向,突出重点,认真选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政府投资向竞争性领域渗透,把握政府投资的节奏和力度,注意政策出台的时机,高度关注政策措施产生的长期效果。要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放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特别是要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防止引发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和粗放式扩张。

  (报告中引用的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国家统计局公布或据其测算。)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联系我们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2018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