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 消
返回

力求2023年实现“开门稳”!三部门部署振作工业经济 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华夏时报·2022年11月23日 1341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

1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分企施策持续提升企业活力、保障措施等五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坚定发展是第一要务,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各方力量,压实主体责任,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进一步振作工业经济,巩固和拓展回稳向上态势,为明年一季度良好开局奠定基础。”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就《通知》答记者问时表示。

“此次《通知》出台正当其时,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释放了三方面信号。一是工业经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一环,与制造业密切相关,此举有利于振兴制造业,振兴产业经济,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二是工业经济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在今年受到多方面因素冲击,需要通过多元的方式方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指导了数字化技术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实现数实结合,促进以工业经济为代表的大量实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五方面举措精准加力

在深入落实前期已出台的振作工业经济和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系列政策的情况下,工业经济下滑势头得到扭转,三季度延续恢复态势,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回稳向上。

但当前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市场需求恢复仍需时间,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一些卡点堵点,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10月份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出现小幅波动,持续恢复基础仍不稳固。

为此,《通知》的总体目标是确保2022年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3年实现“开门稳”,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而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困难,《通知》提出五个方面稳增长重点工作举措,在需求侧着力拉消费、促投资、稳出口,畅通经济循环;在供给侧针对关键环节“卡脖子”、新增长点支撑不足等结构性制约,着力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

具体而言,一是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力有序推进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用好各类政策性工具,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出资力度;二是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深入推进消费品“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挖掘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潜力;三是稳定工业产品出口。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强外贸企业服务保障,支持发展外贸新业态;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指导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实现稳产达产,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应保障;五是持续壮大新动能,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上述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通知》,进一步提出17条政策举措,更加注重挖掘增量政策空间,更加注重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加力,更加注重动员地方、行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添薪蓄力”、增强动能。

加力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主体是企业。充分发挥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积极性,激发活力,增强信心,将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工业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是重要支撑,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通知》肯定了大型企业的顶梁柱作用,以及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中国经济也亟待中小企业发挥其潜力和贡献。”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上,为加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此次《通知》提出充分发挥各级中小企业协调机制作用,抓好各项惠企政策落实,鼓励地方出台配套举措。

伍岱麒认为,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主体中数量占比很大,需要发挥中小企业的潜力和作用,才有望更好实现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的优势确实弱于大企业,但是大量的工业制造环节中他们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通过产业集群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赋能,从而在整体产业链发展、市场经济发展中,实现共同进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通知》提出了了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不仅如此,在深入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方面,将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行动,如通过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暨中国中小企业节等活动,以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与此同时,《通知》还要求扎实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抓好减轻企业负担综合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努力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