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 消
返回

喜临门总裁杨刚:用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喜临门总裁杨刚:用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2020年9月11日 1707

中国网科技9月7日讯(记者 李亦然)床垫作为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在使用者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舒适的床垫能让人睡眠充足、精神良好,缓解身体疲劳。床垫龙头喜临门历时9年研发,于9月6日在上海发布新型智能床垫“Smart 1”,其内在的“Smart Wave”系统将读懂用户身体对于床垫的需求。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革新,床垫也可以变得智能起来。喜临门总裁杨刚表示,经过实验显示,“Smart 1”床垫可以平均减少50%的翻身次数,少翻身意味着可以多睡觉,每晚深睡时刻平均可以提升17分钟。

喜临门总裁 杨刚

喜临门总裁杨刚与华住集团副总裁陈雨明、涂鸦智能中国总裁付强共同出席了本次发布会。会上,喜临门、华住集团、涂鸦智能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发布了打造未来睡眠生态圈的战略构想。

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四大核心技术

喜临门是中国最大的床垫生产企业,于2012年在A股上市。该企业每年都会携手权威机构发布《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为提高国人整体睡眠质量提供解决方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率接近40%,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1.2%。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失眠率更高。

自140年之前美国人发明席梦思以来,床垫并没有发生“革新式”、“颠覆式”的变化。为了改善人们睡眠质量,打造不受干扰的深度睡眠体验,喜临门研发团队历时9年,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改进,自我迭代五代产品,最终推出了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有望颠覆传统床垫,改善人们的睡眠问题。

杨刚介绍,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分区空气弹簧”、“智能匹配算法”、“睡姿识别睡眠感应”、“深度学习”四大核心技术,并且能自动学习和升级,会根据每次睡眠的数据去动态优化睡眠方案,用的越久就越懂用户。

传统床垫无法根据用户不同的睡姿进行精准支撑,这是造成大多数人辗转反侧的主要原因,而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则已实现“床适应人”。借助双传感技术,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可实时追踪人体身高、体重、脊柱曲线、心率、呼吸、身体压力等信号,精确识别睡姿变化,并将之与喜临门人体大数据库匹配,通过空气弹簧实现对人体曲线的自适应调节,从而大幅减少人们在睡眠中的翻身次数。

根据数据显示,在随机双盲测试中,使用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的用户,平均整晚翻身次数减少50%,深度睡眠时间平均提升17分钟。

喜临门总裁 杨刚

“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已经获得107项专利,其中8项国际发明认证专利,涵盖了从原材料到算法到软件等。一直以来,喜临门以‘致力于人类睡眠健康’为使命,通过持续深耕科学睡眠,用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改善人们睡眠质量。”杨刚表示。

喜临门联手华住、涂鸦智能 打造AI睡眠生态圈

5G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的同时,也在催生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应用场景渐次落地。借助万物互联东风,智能家居行业发展飞速。权威机构Statista预测,2017-2022年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5.3%。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家居、家电、互联网科技、地产、酒店等各行业巨头纷纷加码布局市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组团”就成为各大巨头的选择。

此次喜临门与华住集团、涂鸦智能达成战略合作,意味着国内最大床垫品牌与国内知名连锁酒店品牌华住集团、全球化AI+IoT平台涂鸦智能达成共识,围绕“AI深睡生态”,打造能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覆盖从家到酒店的所有睡眠场景。

喜临门、华住集团、涂鸦智能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AI深睡生态”不仅更懂用户对睡眠的需求点,同时也将打破产品、场景、产业之间的壁垒,打开睡眠经济的空间。

喜临门通过与华住集团、涂鸦智能的战略合作,可以让深睡体验延伸到酒店住宿场景。与此同时,涂鸦智能AI+IoT平台与喜临门睡眠数据进行打通,这将帮助喜临门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实现万物互联,促使整个睡眠场景的智能化。

这次三家龙头企业跨界合作,借助了睡眠场景,将各自所在的寝居行业、酒店和AI+IoT三大产业实现互联互通,这样的探索创新将辐射到更多产业。

在万物互联时代,数据被认为是最重要财富。在“AI深睡生态”中,喜临门通过AI+IoT平台不仅实现与酒店打通,未来有望与电商、健康、教育、医疗等产业互通,打造出基于用户睡眠需求的产业生态圈。例如,未来用户通过自身的睡眠数据,就可以获得精准的健康、医疗等服务。

涂鸦智能付强表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是不能分割的。喜临门发布的不只是一个床垫,而是智能的睡眠系统。通过此次合作希望能够和喜临门、华住一起真正地迎接全场景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