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 消
返回

【专家观点】八专家谈5G“新基建”:如何加速跑?怎样才能赢?

电子联合会·2020年3月16日 2088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中国5G需要闯过“三大关”

以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不仅是一项庞大的建设工程,还是信息消费市场的建造,更是新兴产业的打造,体现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移动通信的新业态是网络与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催生的,因此5G时代一定会出现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到的新应用,其更大的价值有待创新开发。被赋予新基建厚望的5G还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正视与妥善应对。

网络、终端和行业应用,是中国5G需要闯过的“三大关”。

首先,5G网络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面临着四大挑战。第一,5G覆盖区域有限。第二,中国在全球率先启动SA大规模建设将面临探路的风险。第三,共建共享带来全新挑战。第四,5G室内覆盖成本更高。

其次,终端仍是5G大规模商用的“瓶颈”。目前,5G手机可供选择的品种不多,虽有几款接近4G的价位,但多数产品的价格仍难言普惠。由于中低端手机是支持5G大规模商用的主流机型,因此应加大力度开发。

最后,行业应用尚未突破。与面向公众的应用相比,行业应用个性化明显,不仅关系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开发,还涉及各个行业的管理和准入,跨界合作与商业模式目前还不清晰。目前,虽然助力疫情防控促使5G在医疗行业应用上“入门”,但其他行业应用的推广还需要真正找到刚需。可通过工业互联网等示范项目的引导,推进IT行业与垂直行业的紧密合作,调动垂直行业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的积极性。

以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是国家战略,不仅通信企业责无旁贷,还需要统筹各方协力完成。5G定能不负新基建重任之所托。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

以市场机制推动5G建设

第一,加快推动5G产业链在标准、设备、终端等方面的成熟度。受疫情影响,SA核心网、无线、终端、计费、营账等端到端协同测试工作目前还无法全面展开,上半年的5G建设仍然需要以NSA模式进行组网。此外共建共享所需的大带宽大功率设备目前还无法招标。

第二,帮助协调进场施工问题。因防疫需要,社区、企事业单位对人员的进出管理非常严格,基本不允许开展现场施工,现场测试也受到了影响;另外异地施工人员的集中与调度工作目前还无法展开,仅能以本地施工人员为主,但会存在施工单位与招标签约的施工单位不一致的问题。

第三,进一步探索5G商业模式、减少巨额投资带来的经营风险。5G投资和运营成本均显著高于4G。由于目前设备成熟度还不高,规模部署后未来还需承担大量设备优化、替换成本;另一方面,5G盈利模式尚不清晰,2C侧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硬的“杀手级”应用,2B侧尽管一些解决方案已经落地,但规模推广与商业模式还不清晰。

第四,5G作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建议进一步推动各省市出台具体的5G电费优惠支持措施、并切实落地;开放公共资源支持5G部署;加大对数据中心建设支持力度。

第五,通过市场机制推动5G建设。建议工信部引导终端与物联网模组的生产、经营等资源向5G迁转,迅速拉低5G终端价格,带动5G产业链建设,提振5G信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李进良

加快700M网络建设

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好转,复工复产逐日恢复之际,中央及时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建设、加快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进经济复苏意义重大。

5G本是2020年确定的大投资项目,国内要进入5G大规模商用,由于突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耽误了两个月。独立组网的5G和各行业的结合特别重要,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各行业在线办公、在线消费、在线娱乐以及远程医疗会诊等等新型工作方式兴起,驱动流量持续高增长。5G人均每月流量消耗是4G的数倍,带来了基础设施压力,这是产业大方向,因此必须在今后的十个月加快进程,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

如何健康地推进这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5G网络、数据中心等设施的能耗问题,对所有提供设备的制造商必须倡导为节省1毫安而奋斗的精神,为鼓励创新,可对节约能耗显著厂家以年度节省电费的50%给予奖励。

二是加快组织700MHz频段5G网络设施的开发生产。当前农村和边缘地区5G网络建设暂缓,待今年4季度开始由铁塔公司全面铺设,供4家基础运营商共享,具体实施共建共享规划在工信部领导下组织基础运营商商定。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杨培芳

5G时代需对信息通信业重新定位

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说明信息通信已经引起我党高层的极大重视,作为业内人士,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一、5G网络是新型社会化的生产力。从1G到4G,移动通信网络的社会功能经过了信息媒介、网络交易两个重要阶段。正在进入以5G、物联网为标志的,直接为社会化生产服务的新型生产力阶段。

二、充分认识信息通信业的新经济特征。最近,业内不少人强调5G基站推高了网络建设成本和耗电成本。一要相信我国芯片技术正在冲击世界最高水平,综合成本还会大幅下降。二要科学诚实计算高带宽、大流量、多功能分摊下来的成本。有报告实测5G单基站耗电是4G的3-4倍,但是功能(流量)却是4G的几十倍。另外,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通信网络还有一个更显著的经济特征,就是社会效益远大于企业效益。

三.需要对信息通信业重新定位。我国改开40年来,粮食单价涨了十几倍,水、电涨价几十倍,公共交通也涨价5-10倍,住房则涨价上百倍!只有信息通信单价下降了几千倍。如果我们完全放开上流量的价格,我敢肯定信息通信马上就会成为比五大银行更赚钱的行业。

面对5G网络建设,我们究竟是要信息通信行业更多赚钱,还是让它提供更强大的社会功能?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性市场领域最终将占经济总量的60%以上。并以社会化企业为落地形式,成为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平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中国联通网络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唐雄燕

动员社会资金投入5G发展

“新基建”的启动必然会增强我国信息通信业的发展动力,提振整个行业的信心,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当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处于行业上游的通信运营企业在疫情下将面临加快网络建设、加速应用创新和业务发展的新挑战。

如何化危为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指引,也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全面协同。中国铁塔的成立实现了通信铁塔等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5G网络上的共建共享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很好的样板。

在运营商自有资金受限的形势下,动员社会资金投入5G建设与发展,对做大5G产业大有裨益。可以进一步探讨采用共建共享甚至众包模式,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资金和创新力量进入5G领域,加速5G的发展。如鼓励用户自建小基站,自建边缘节点,社区或行业用户可自建局域5G网络,这些单点或局域5G基础设施可在一定的可信和安全机制保障下实现互联和接入运营商5G大网。

边缘计算对5G发展非常关键,算力也是人工智能和大视频发展的基础依托,而且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分布式算力资源,为边缘计算的共建共享奠定了一定基础。

当然,要能够顺利实现网络共建共享,前面谈到的网络架构开放和接口标准化是必要条件,而且要建立更加自动化的网络智能运维体系。

更长远看,除了可以实现基站、光纤、边缘节点、局房、基础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外,还可进一步实现动态频谱管理和频谱资源共享。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春晖

“新基建”是繁荣数字经济基石

推动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由之路。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 构建全程全网的5G基础设施。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基本遵循了“二八定律”,即20%用于传统的消费互联网,80%用于物联网,尤其是工业互联网。国家应当统筹规划5G网络的建设,构建一张全程全网的5G基础网络。

2.构建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应当从国家整体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构建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从全局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高效快捷地实现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平台的集成。

3.构建全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将从三个阶段协助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数字化阶段,二是网络化阶段,三是智能化阶段。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应当组织信息通信企业通过改造已有网络、建设新型网络等方式,建设低时延、高带宽、广覆盖、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外网络。建设一批基于5G、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虚拟化(NFV)等新技术的测试床。

4.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应当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重点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平台、AI大数据中心与民生领域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尤其在医疗、教育、健康、交通、物流等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5.构建支撑数字乡村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城乡双轮驱动与并行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融合体系,尤其要重点构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远程医疗服务、远程教育培训以及数字农业基础设施。

赛迪顾问总裁孙会峰

5G上下游采购今年将达5000亿

从产业推动要素来看,拉动5G产出增长的动力随着5G商用进程的深化而相继转换:在5G商用初期,运营商大规模开展网络建设,5G网络设备投资带来的设备制造商收入将成为5G直接经济产出的主要来源,预计2020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收入合计约4500亿元,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设备上的投资将超过2200亿元;5G商用持续推进,互联网企业与5G相关的信息服务收入增长显著,成为直接产出的主要来源,5G设备的支出将稳步增长,预计2030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达到2.6万亿元,各领域在5G设备上的支出将超过5200亿元。

在通信设备领域,无线和网络主设备供应商是确定性核心受益标的,将会带动整个国内产业链在全球5G生态的参与度提升,基站数量增加以及5G技术的升级,将带来陶瓷介质滤波器、GaN功率放大器、多极化射频天线、射频连接器件及PCB等配套需求激增,数据总量骤增和MEC布网将拉动25G回传光模块和400GPON设备的市场增长。此外,随着商用网络的日益普及,5G智能终端市场将迅速回暖,5G手机迎来发展高潮。

总体而言,新基建为进入产业化冲刺阶段的5G行业带来巨大利好,用电用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与过去相比更为有利,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等大流量应用的普及也将刺激业态繁荣,使更多的投资者坚定信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面对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历史机遇,应当高度重视提振基建投资的任务,完善城域电信和IP基础网络建设,面向5G+超高清视频、智慧医疗、车联网、5G虚拟企业专网等方向开展创新应用,积极出台长远发展规划,确保5G新基建项目的规范实施。

《通信产业报》(网)全媒体总编辑辛鹏骏

加快5G不能止于通信业

用好5G对冲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增长“抓手”,绝不能止于网络建设。在运营商巨大成本投入下,5G网络部署,还仅是第一步。发挥好5G的赋能效应,做大5G应用,才是5G更大的文章。

在运营企业层面,一方面加大5G建设的速度,另一方面更需着力应用开发和商业创新。5G“建起来”是基础, 5G“用得好”才是目的。发挥5G赋能效应,应用是关键,也是网络建设可持续的原动力。在网络建设的同时,业界也期待诸如5G边缘计算、网络切片实现商业的成功和标杆性的应用。期待大批的5G应用的 “中间商”和“新物种”涌现。

在政府层面,还需加大扶持5G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根据赛迪智库的研究,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出台的广义的5G发展政策超过34个,政策共性主要集中在5G基站的统筹规划、5G技术创新的支持、5G产业的培育引导和5G应用的推广示范上。这些都是能够助力5G拉动经济的政策安排,关键在落实。在对冲疫情影响加快5G建设的当下,地方政府如果能在统筹站址开放、降低用电成本、加大建设运营补贴等三项“干货措施”上加大力度,将有效助力5G建设的“多快好省”和拉动经济增长效果。

在“大干快上”的同时,行业也需防范5G发展风险,不要把5G做成面子工程,而要用市场机制真正建成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网”。一方面,行业既要提高站位认识到加快5G是带动产业链、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方面也要防范5G发展过程中风险挑战,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在网络规划、建设施工、站点布局、业务设计、能力开放等关键环节着眼长远、科学规划,避免为5G而5G,避免迷失加快发展5G的初衷。

(本文部分观点根据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或公开言论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来源:通信产业网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