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IDEE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010-68250332  距离开展还剩:
我国首批滨海湿地全球观测网运行成果发布
央视网 | 来源:央视网 浏览次数:1154 发布时间:2019年9月23日
摘要: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昨天(22日)在青岛发布了我国首批滨海湿地全球观测网运行成果。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昨天(22日)在青岛发布了我国首批滨海湿地全球观测网运行成果。数据显示我国四个全球滨海湿地野外监测站点运行良好,并与国际数据开始共享。

  此次滨海湿地全球观测网的监测设置于辽宁盘锦、山东东营、江苏盐城新洋港和四卯酉,4个我国北方主要滨海湿地的野外监测站。自2018年建设并正式运行以来,对区域内大气、地表水、孔隙水、土壤和植物等持续进行24小时的环境监测。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主任 叶思源:我们已经积累了7600万组数据,这些数据联入我们的地质云,可以直接提供给公众。

  在我国设置的这4个监测站与美国佛罗里达湿地、西班牙埃布罗三角洲以及丹麦斯凯灵恩半岛湿地设置的监测站共同组成全球典型滨海湿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网。运行一年多以来,除常规环境气象监测外,通过在野外环境下开展的人工增温对比实验发现,在温度升高0.8℃的情况下,芦苇密度降低了23.2%,而且土壤含水量降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更是降低了34%,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蚜虫虫害和倒伏现象。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将监测网覆盖至更多类型的湿地,同时利用全球观测网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及气候变暖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研究。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

电话:010-68250332
邮箱:service@cecc.org.cn

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CIDEE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ECC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805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商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