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子商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发布:大模型有望成为驱动工业智能化的引擎
光明网 | 来源:光明网 浏览次数:2516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1日
摘要:

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为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近日,腾讯研究院发布《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深入探讨了工业大模型在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中的新机遇与挑战,同时聚焦大模型在工业全链条应用探索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为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近日,腾讯研究院发布《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深入探讨了工业大模型在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中的新机遇与挑战,同时聚焦大模型在工业全链条应用探索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报告指出,工业正处于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的阶段,而大模型凭借其卓越的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泛化能力,成为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关键力量,有望拓展人工智能和工业融合的新空间。

大模型的崛起有望在工业领域带来“基础模型+各类应用”的新范式。大模型凭借其卓越的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泛化能力,能够深度洞察工业领域的复杂问题,不仅可以理解并处理海量的数据,还能从中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大模型为工业智能化拓展新空间。大模型有望挖掘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新场景,提升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率。例如在研发设计领域,大模型能够深度挖掘和分析海量数据,为产品设计提供更为精准和创新的思路。在经营管理领域,大模型能够实现对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和智能优化,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大模型应用落地需要深度适配工业场景。大模型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泛化能力,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和任务上进行迁移学习,而无需重新训练。但无法充分捕捉到某个行业或领域的特征和规律,也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在真正融入行业的过程中,需要适配不同的工业场景,其核心就是要解决不懂行业、不熟企业、存在幻觉这三大问题。

报告认为,目前大模型在工业领域还未实现对小模型的替代,大小模型将长期并存。小模型在工业领域具有深厚的应用基础和经验积累,同时工业场景对于成本收益比、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高要求也制约了大模型的应用渗透,两者将长期并存且相互融合,共同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

目前工业大模型应用存在三种主要构建模式,分别是预训练工业大模型、微调、检索增强生成。这三种模式并不独立存在,工业大模型的应用往往会采用多种模式共同发力。

报告分析了大模型在工业全链条应用的探索。在研发设计领域,大模型通过优化设计过程提高研发效率;在生产制造领域,大模型拓展生产制造智能化应用的边界;在经营管理领域,大模型基于助手模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产品服务领域,大模型基于交互能力推动产品和服务智能化。

报告指出,工业大模型应用面临数据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成本三大挑战。首先,数据质量和安全是工业大模型构建的首要问题。工业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工业领域涵盖广泛,包括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导致数据结构多样,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工业数据安全要求较高。其次,工业大模型需满足高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工业生产环境往往涉及复杂的工艺流程、高精度的操作控制以及严苛的安全标准。任何模型预测或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生产事故、质量问题或经济损失。最后,高额成本限制了工业大模型应用的投入产出比。大模型通常需要庞大的数据集与高性能的计算集群进行训练,进一步推高了训练和推理成本,且长期运营成本较高。

工业大模型应用将伴随技术演进持续加速和深化。首先,基于少量工业基础大模型快速构建大量工业APP满足工业碎片化应用需求。由于工业场景复杂并呈现碎片化的模式,通过工业基础大模型的和工业APP的结合,能够广泛且快速地应对工业领域的挑战,推动各类工业场景的智能化升级。其次,大模型的新突破带来工业应用的新场景。随着Agent、具身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大模型将在工业领域开辟更多应用场景,使设备和机器更加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最后,大模型成本的降低将加速工业领域应用。大模型压缩相关的技术如剪枝、量化和蒸馏等,将有效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需求,从而降低训练和部署的成本。这将使大模型更加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环境,并加速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

《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pdf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会员服务

更多>>

中国电子商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
Copyright @2020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4805号

联系我们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
电话:010-68256762
E_mail: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