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奥林匹克教育“继承者”在国际展露头角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 来源: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浏览次数:7253 发布时间:2022年1月21日
摘要: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国际文化现象,因此,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奥临近,相比于即将开始比赛的运动员,城市副中心奥林匹克教育的新一代学者,已经率先在国际组织中崭露头角。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国际文化现象,因此,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奥临近,相比于即将开始比赛的运动员,城市副中心奥林匹克教育的新一代学者,已经率先在国际组织中崭露头角。

谭京晶是北京皇城根小学通州校区的一名体育教师,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奥林匹克运动。去年10月,她收到了一份来自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邀请函,希望她参加第28届研究生奥林匹克运动国际线上研讨会。这是继9月份她的论文被国际权威期刊录用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这项研讨会从1993年开始举办,每年参与者只有20到30人,每个国家只有一至两名学者可以参加。谭京晶的入选,一方面得益于前辈的推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的论文讨论了当下的疫情为什么不会阻断奥运会的举办。

北京皇城根小学通州校区体育教师谭京晶:我大概是翻阅了1908年至今的73版奥林匹克宪章总结,发现虽然说历史一直在前进,但是国际奥委会一直都把确保奥运会定期举办写入奥林匹克宪章之中,这一点也是一直支持着我完成了这篇论文,向世界的学者展示了咱们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方面近年来的一些成果。

作为一名奥林匹克教育的“继承者”,谭京晶与研究团队共同编制了最新版的奥林匹克教育教材,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分别设计了小学和中学课程。除了带学生们体验实操性较强的冰雪运动课程外,谭京晶在授课过程中,非常注重向学生传递“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科普比赛规则、分享奥运健儿故事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北京黄城根小学通州校区总务主任体育学科牵头人孔德硕:无体育不教育,让校园成为儿童成长的游戏场,努力培养出眼里有光,身上有劲,充满精气神的健康模样的学生,也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号
Copyright 中国电子商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