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SaaS平台和区块链技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碳中和解决方案。"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Olivia
据IPO早知道消息,2021年6月,碳中宝完成百万级美元天使轮投资,投资方包括亚伯拉罕基金、华岩资本、Jaan Tallinn家族办公室、美林前亚太地区联席主席刘二飞、AT Kearney董事会主席Alex Liu、以及奇绩创坛。
事实上,早在2020年,碳中宝就从2,100家创业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奇绩创坛2020年第一批“未来之星”项目17个入选公司之一;而奇绩创坛则由前百度总裁兼COO、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雅虎执行副总裁陆奇创办。
成立于2020年的碳中宝在上海、北京和香港等地均设有办公室,其核心业务是利用其自主研发的SaaS软件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帮助企业客户进行碳核算、制定碳排放目标,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绿色金融的升级转型。
碳中宝创始人兼CEO宋鸿楷(Max Song)毕业于布朗大学应用数学本科,并在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此前,他曾在硅谷、巴黎和纽约担任数据科学家,也在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 担任教学研究员,在美国航天所(NASA Ames)做过研究员。创立碳中宝之前,宋鸿楷在盈科拓展(李泽楷的家族办公室)担任风险投资人,负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投资。
碳中宝创始人兼CEO 宋鸿楷 Max Song
日前,《IPO早知道》与宋鸿楷展开了一次交流,他详细介绍了碳中宝的核心业务,并分享了他对碳中和赛道的看法,以及对这一赛道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宋鸿楷表示,在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看到了这一市场当中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他认为现在是进入碳中和赛道的最佳时机。
以下为《IPO早知道》精编整理的对话内容:
Q: IPO早知道
A: 宋鸿楷
Q: 选择碳中和这个赛道的初衷是什么呢?
A: 其实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就非常关注环境问题,所以在学生时期就有了这个念头。在清华苏世民上学时候,我研究的课题论文就是中美绿色环境投资。毕业以后香港做投资时候,我偶然跟一个欧洲好朋友聊天时候开始深度碳市场、他已经在欧洲做了十多年了,为给我介绍绿色金融这些概念,让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想要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必须结合足够多的行业支持才能去推动。
此外,选择碳中和赛道的契机是2019年12月底,我参加了联合国举办的COP25气候大会,得知我们即将在未来的8年里,我们会耗完1.5度所有能排放的CO2。这个消息对我类似当头一棒,我们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会决定地球未来100多年的发展轨迹?在那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他们在积极地推动环境气候问题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推动力之一。
Q: 碳中宝如何利用科技助力企业实现碳排放管理目标?
A: 我们用自己的技术站去搭建内部SaaS系统平台。一方面,我们有专业的产品经理去把这件事情做成;另一方面,我们用区块链技术帮助企业做碳核算、制定碳排放目标,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绿色金融的升级转型。区块链是非常适合做碳核算的一种技术,它使我们有一个不可篡改的账本,并且对于企业客户来说也会减少他们动手脚的可能性。
碳核算方面,我们会帮助企业做一个碳排放行为的量化,比如说钢铁厂炉子里的供电供热、钢材的运输等,然后根据碳排放标准来对标排放因子,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的结果为企业制定碳中和方案、减少碳排放量。
Q: 碳中宝的客户都来自哪些行业?
A: 碳中宝最早的一批客户来自船舶运输行业。最近正在接触的客户包括国内的一家电力公司,和一家生产跑车的公司。
目前,碳中宝对楼宇地产行业比较感兴趣,因为在国内是挺大的一块GDP增量;其次感兴趣的是整车制造企业行业。
Q: 与同类型公司相比,碳中宝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A: 我自己认为,碳中宝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能力,战略思考和客户的接触。我们通过很多努力,接触并且攻下一些国企、以及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能同时服务这两种类型的客户是比较难得的。我们的客户在国内和海外两边都有,团队利用普通话、粤语和英文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接触国际客户,而其他友商更多仍以国内业务为主。
另外,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差异点之一——未来碳中宝会向绿色金融服务产品这个方向发展,未来的商业模式更多是以算法为主,客户直接购买我们的SaaS产品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后,是碳中宝对区块链技术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对比大多数环境领域内的公司,碳中宝已经吃透了区块链技术,甚至帮助过一家国际上市公司搭建过他们的第一个亚太区区块链应用平台,并得到了这家公司基层管理人的祝贺。
Q:团队方面有何优势?
A: 碳中宝的技术团队中有一部分成员是做传统软件开发的,他们之前做过自己的SaaS公司,有创业背景。另外,区块链技术方面,我们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导师顾问,他曾是IBM区块链项目中唯一的中国团队成员,也曾经参与过“平安一账通”的区块链建设项目。团队其他成员也有在IBM工作多年的老手,现在是碳中宝的架构师,负责底层技术构建。
另外,我们还有专门做碳核算的产品经理,负责把技术人员开发出的SaaS系统与碳核算相结合,做成专业的碳SaaS管理平台。
Q: 碳中宝下一个新的业务机会增长点在哪里?
A: 大家可以注意到近期的一个消息,即去香港上市的公司是必须要披露ESG信息的,如果不披露ESG信息,在港交所是上不了市的。目前在国内上市的公司还没有这样的强制性要求,但是证监局正准备做这样的一个举动。所以未来这一要求实施以后,会推动更多在国内A股上市的公司去做相关的环境社会责任和管理层信息的披露,这将是很大的一块客户需求增长点。
另外,重工业排放八大行业或将被纳入碳市场监管里面,未来这八大行业都会有固定的碳排放指标,所以这八大行业内的公司是碳中宝的潜在客户。
Q: 如何看待中国的碳中和市场,和海外市场相比有什么不同点?
A: 我认为国内的市场机会是最大的。中国有非常明确的环保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像中国这样明确制定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并不多。中国作为全球做大的碳排放国家,有勇气制定出碳中和目标,我认为是非常可贵的。碳中宝非常希望把中国市场做好,服务上千家国内的大型企业。
另外,“3060” 双碳目标的制定促使许多高碳排放企业进行重组和改革,投资人希望就这一发展趋势找到新的商业机会,因此,我认为现在是进入碳中和赛道的一个最佳时机。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有碳核算这方面的需求,面对不断扩大的需求,碳中宝希望与更多的企业建立商业合作。
Q: 总结碳中和赛道未来3-5年的趋势和展望?
A: 首先,我认为未来3-5年,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碳中和赛道的增长空间会很大。最受益的企业是那些能产生负碳排放的企业。比如我有一个朋友是做智慧农业公司的,能把在重工业(比如水泥,钢铁)所生成的固化,通过光合作用,最终吸收变成固碳排放。这些项目在吸收的过程中能产生负碳排指标,所以那些能产生更多负碳排指标的公司,我觉得是非常有前途的企业,因为这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还有一些是绿电(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或者电池,所有能帮助客户减少总碳排放量的企业,这些都是朝阳企业。
第二种的话,是那些能接触到绿色金融、碳交易的公司。中国的碳交易这块还属于萌芽阶段,如果真的能把这块做起来的话,其实能接触到很大的市场。
Q: 碳中宝是否有下一轮融资计划?
A:从今年开始,我们打算去接触更多的国内投资人,以及他们背后的投资机构。现阶段,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开展碳中和相关工作。目前很多投资人还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如何去投、如何找到好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是我们帮助解释和解答的机会。
碳中和是跟国家政策相关的一个方向,因此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投资机构对碳中和感兴趣。
Q: 如果下一轮融资顺利完成后,有什么样的打算?
A:我们将继续做SaaS产品的迭代与升级。另外,我们会寻找更多垂直领域的客户,满足他们在碳核算这方面的需求。所以产品的推广和增长,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块的话,我们打算在继续上海和北京建设我们的团队。碳中宝希望吸引更多对环境危机问题有使命责任感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团队。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