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新玲)技术发展带来了算法偏见、信息茧房、隐私泄露等问题,如何发展可信人工智能?开源软件如何形成良好生态?数字生活如何更安全?这是2021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的讨论内容,以“开源生态与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本次大会,从12月25日至27日共持续3天。
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从最初几十人参与的技术沙龙,成长为数千人参与的大数据技术盛会,见证了大数据技术生态在我国从萌芽到突飞猛进再到日趋完善。今年是第十五届,10来个主题报告,10多个分论坛涵盖了开源大数据、基础设施、开源云计算、开源AI系统与算法、数字城市、工业大数据、数字医疗、数字金融等多个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理事长梅宏在开幕式上谈到,当前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核心资产,数据技术和产业成为新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推手和驱动力。数字经济与新一代技术产业为依托,成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
新经济形态,新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他希望通过技术大会凝聚更多共识,团结更多力量,构建一个产学研用的交流平台,为大数据的发展贡献力量。
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主任杜小勇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在当今数字时代,每个机构都在认真考虑数字化转型,技术也在回答如何用数字驱动方式来升级。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开源技术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深刻影响着信息技术的演进,因此这届大会的主题是“开源生态与数字化转型”。
因此,本届论坛,集中了包括开源社区背后的开源基础设施,AI开源开放加速产业智能化,开源算法框架等相关内容和讨论。在“开源生态与数字化转型思考”的圆桌论坛中,讨论嘉宾认为,开源是一种开放共建的开发模式,更加有创造性,同时也是共建共享共治的平台。人工智能时代开源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很多互联网科技公司都投入到开源平台的建设中来,开源能够更快地获取更多用户,用户就能够不断反馈,进而加速整个技术的迭代和演进,这是一个汇聚生态的过程。
大会同步举办了2021 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CCF BDCI)高峰论坛。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